假期長對關注孩子有幫助
孩子們喜歡放假,放學,這樣他們就有多余的空閑時間去學習,去玩耍了。2014年的寒假相信大家都知道,它是近年來比較長的,不過也有利于家長關注孩子。在此期間,北京多數醫院的兒童門診迎來了新一輪多動癥就診高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趕快去了解一下吧。
二年級的毛毛就是其中一位代表。毛毛媽反映,毛毛平時就像一個上了發條的機器,非常愛動,在學校上課也動個不停,聽講心不在焉,寫作業時寫一會兒玩一會兒,做事粗心大意,學習成績跟不上。家長會老師也提到過,當時沒大注意,寒假在家里一觀察,確實感覺孩子有問題。
韓穎介紹說,&ld;
韓教授指出:&ld;三年級是這種兒童最常&ls;觸礁&rs;的時候,作業量增加導致他們一直在落后,而且越落越遠,直到差距太大再也趕不上了。多動沖動癥狀可能導致這種兒童常常破壞學校紀律、家規或人際交往的規則。包括拒絕服從或主動違抗大人的要求、易怒、發脾氣、懷恨或報復、敵對、不滿,甚至偷竊、逃學、離家出走、說謊、放火、虐待動物、欺負別人等行為。&rd;
未經治療的多動癥兒童共患對立違抗障礙、品行障礙、兒童抑郁、自殺的風險遠遠高于正常同齡兒童,成年后也較正常兒童職業成就低。甚至走向違法犯罪,形成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像毛毛這樣的情況,如果不及時治療,難以正常學習生活。通過多年的臨床經驗,專家們對多動癥主要的臨床表現進行了總結:(1)活動過多,坐立不安(2)興奮易沖動(3)做事不能有始有終(4)行動不加思考(5)注意力不集中,易分散(6)情緒變化快速激烈(7)勃然大怒或出現意料不到的行為 (8) 不合作 。
多動癥的診斷需要領兒童到醫院看。醫生首先對兒童和家長進行訪談,然后根據兒童的具體情況進行相關的輔助檢查,最后綜合檢查結果進行診斷。藥物治療聯合非藥物干預是多動癥較為想的治療方式。單純的行為干預有時可以暫時緩解癥狀,但往往療效不易維持,需要長期治療。
韓教授說,&ld;家長和老師是孩子最親近的人,需要在生活和學習中配合醫生的指導關愛患病兒童。家長和老師要了解一些多動癥的相關知識,盡可能地避免引起兒童行為問題的外在誘發因素;對兒童的問題要客觀接受、態度積極、勤加鼓勵。注意觀察兒童治療過程中的變化,和醫生一起幫助兒童早日回歸正常學習生活,健康成長。&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