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學生的假期生活是什么樣的
我國教育孩子的方式多半都是學習,但是一味的學習有時不僅沒有效果,反而還有危害,應該勞逸結合才是良好的教育之道。日本的假期任務和中國不一樣,日本的假期任務以實踐和活動為主。想看更多兒童資訊內容嗎?請看
和中國不一樣,日本是每年4月入學。一個學年有三個學期,除寒暑假之外,日本還有個春假。春假時間不長,一般就二個星期左右。放春假之前,我家小學生帶回家一份&ld;努力度自我確認表&rd;,這份供小學低年級孩子進行自我努力度確認的表格,共有14個項目,內容是這么寫的:
1能夠做到早睡早起;
2一日三餐都好好地吃;
3不挑食,什么都吃;
4能夠做到總是保持著正確的姿勢;
5能夠明朗、精神地大聲問候;
6沒有受什么大傷;
7飯后能做到好好刷牙;
8認真洗手、漱口;
9在戶外精神百倍兒地玩耍;
10沒有忘記隨身攜帶手絹和紙巾;
11借的東西都好好地歸還了;
12和小朋友們之間很友好地一起玩耍;
13沒有說過朋友們的壞話;
14沒有脫離小朋友們。
確認表的最下面還寫著:&ld;大家都做得怎么樣呢?做得不夠的人,請繼續加油哦!&rd;這份給孩子看的&ld;努力度自我確認表&rd;的14個項目中,有兩次提到了&ld;玩耍&rd;,但沒有一個項目是與學習有關的。
凡是對日本的義務教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日本公立學校里的教育環境寬松,如果不是有大大小小的私塾老師們在為孩子們開&ld;小灶&rd;的話,公立小學的孩子們,幾乎就是天在玩‐‐上課的時候老師領著在室內做手工玩,下課之后在操場上公園里追追打打地玩到滿身是泥滿頭是汗。而日本二年級孩子的習題,也從來沒有超過一頁紙,這一頁紙上的字,還印刷得大,甚至還外加幾幅漫畫式插圖。
這種寬松教育常常讓我不得擔心孩子學得太少,而放眼這個社會,過度寬松的教育方法也帶來了不少弊病,如日本年輕人的學歷低下、閱讀量不足、意欲衰退等。不過,盡管日這種方法并不值得全盤吸收,但日本教育中的常識培養,以及從小注重孩子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這一點,卻是十分值得學習的。
例如第7條&ld;飯后能做到好好刷牙&rd;‐‐日本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是天天帶著牙刷去上學的,一日三餐,吃三次飯就刷三次牙。在日本公司工作,你會發現許多日本人都有飯后刷牙的習慣,這種習慣就是從小養成的。飯后刷牙不僅有醒腦提神的作用,而且,在與客戶交流的時候,你的嘴巴里也絕對不會發出用餐完畢之后的飯菜香‐‐這便是一種禮貌,換句話說,就是現代商務禮儀中的一種基本常識。這種基本常識若能從小培養,就會成為一生都能保持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