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小升初七年級學生調整心態的方法
到了初中以后,老師不再像小學時那樣面面俱到的管理學生。作業可能都不留,留了也可能不再檢查,平時對你也不會是特別關注了。這時候就需要初一學生們自己調整好心態問題了,今天yinbaban小編為大家推薦的2018小升初七年級學生調整心態的方法。
2018小升初七年級學生調整心態的方法
一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遇到新困難,要學會自我調節,多跟老師,父母溝通,很多同學到初一后,總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什么都懂,不像小時候愿意與 別人分享內心的想法。
尤其是遇到困難的時候,怕別人笑話,傷害自尊心。其實,自尊并不是裝出來的,大家作為學生,是要靠成績,事實說話的,只有真的解決問 題,提高了成績,才會獲得同學,老師,父母的認可和稱贊,而不逃避問題。
二是,剛開始學習時,不會的東西要及早向老師請教,及早解決問題,不欠賬,不斷努力,持之以恒
從入學開始,就養成自覺的學習習慣,習慣一旦養成,后面就順其自然了。所以,開始的時候一定要有韌性,多堅持!
初中生不會自主學習的自身原因
1、小學到初中過渡不好
剛升入初中后,學生從小學升入初中學習環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等方面必然會有許多不適應、不熟悉的地方,需要有一個適應過程。諸如對功課增加的不適應,對老師教學方式改變的不適應,對學習方法改變的不適應等等。例如數學課由算術到代數的過渡,實際上只需要學生抓住初中開頭幾課,就可以完成由小學的算術思想到代數思想的轉變。但許多學生的思維依然停留在算術思維階段。
我們必須看到小升初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是良好學習方法和習慣的養成時期,是為整個中學階段打基礎的時期。可現實狀況卻是多數學生在這一時期過渡得不夠好。
2、多數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
從調查情況看,多數學生認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還認識不到學習動機對學習成敗的影響和作用。有許多學生還暴露出小學那種對老師和家長有依賴性的特點,學習上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的心態。這種適應小學老師講多少學多少的填鴨式灌輸式學習狀態是初中階段養成主動學習習慣的大敵。
3、部分學生自信心蛻化
升入初中后,智商高低雖然在學習程度上仍然占有很大比例,但會學習還是不會學習已經成為決定學生成績差異的砝碼。
許多小學階段習慣于聽老師話的學生,有的也曾是班干部乃至學校大隊干部的學生,由于缺少老師在學習方法上的指點,學習程度有了差距,成績自然也就出現下滑,因此有些學生萎靡不振,再加上這個時候正好處于學生的青春期,面對家長的埋怨,還要面對中考的壓力,所以孩子的自信心很容易蛻變成自卑和自棄。探究到以上導致初中生不會自主學習的自身原因后,家長的誤導實際上是導致初中生不會也不想自主學習的重要外因,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孩子想自立自學自強也是難以做到的。那么家長的教育誤區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