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歷中為什么要安排“十九年七閏”
時間:
書之意2
為什么
時間的腳步是我們永遠都無法趕上了,時間滴答滴答就溜走了。那么人們又是怎么去計算時間呢?通過人們的努力,人們觀察月亮去計算時間,而農歷的一個月也就是&ld;朔望月&rd;,可是為什么在農歷中要安排&ld;十九年七閏&rd;呢?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5068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中國古代所用的歷法是農歷,它純粹是月亮圍繞地球公轉決定的。農歷的一個月是&ld;朔望月&rd;,它近似為295306天。因為地球繞太陽一周是3652422天,所以一個公歷年中應設置的&ld;農歷月&rd;的個數為
3652422295306=12+108750295306如果每個農歷年都設12個月,則產生的誤差為a=108750/295306&asyp;03682621。為了吸收這種誤差積累,必須在某些農歷年中增加一個月,該年稱為閏年,增加的那個月稱為閏月。
如何插入閏月呢?要先求出a的連分數表示式
a=12+11+12+11+11+116+11+15+12+16+12+12它的前六個逐次漸近分數依次為a1=12=05,a2=13=03333333,a3=38&asyp;0375,a4=411&asyp;03636364,a5=719&asyp;03684211,a6=116315&asyp;0368254有a2
&bsp;
&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