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很多 為什么銀杏被稱為活化石
花草樹木有很多,不同的植物也各有特點。不知道大家對銀杏有沒有了解,銀杏的葉片展開像一把折扇,而古人覺得它們像帶蹼的鴨掌,則把他們稱之為鴨腳樹。可是為什么銀杏會被人們叫作&ld;活化石&rd;,其實有好多原因,下面就小編來給大家一一解惑吧。
其一,銀杏屬植物,從2億年前的侏羅紀以來,樣子變化非常小。銀杏屬的化石在中侏羅世(約17億年前)已經出現,產出地在中國河南義馬,名叫義馬銀杏。從義馬銀杏開始,銀杏就已呈現長短枝交錯,生扇形葉,有著帶珠領的種子。而從義馬銀杏一直到現生銀杏,歷經17億年,它們只不過葉子裂得淺了、種子結得少而長得大了而已。也就是說,從侏羅紀以來銀杏就演化得非常緩慢。
其二,銀杏所屬的銀杏目里,如今只剩下它一個種,而與它同為裸子植物的松柏目,光松科就有10屬200多種。然而回首過去,就會發現銀杏目中最老的成員毛狀葉出現于27億年前的早二疊世。23億年前的晚三疊世是銀杏的黃金時期,在侏羅紀至早白堊世更達到鼎盛,包括5~7個科10余屬幾十個種的銀杏家族,是當時森林中最重要的類群之一。然而,經歷了晚白堊世的大衰落后,銀杏目只剩下一個銀杏科,銀杏科只留下一個銀杏屬,銀杏屬只有銀杏一個種,成為逝去大家族中最后的遺老。
其三,現生銀杏的原生種群分布區非常小,只分布在中國浙江天目山中。但在恐龍時代,銀杏和它的親戚們的身影幾乎遍布全球。銀杏類植物的衰落始于13億年前的早白堊世,隨著被子植物的興起,它們步步退縮。至晚白堊世和新生代早期(9000萬~5500萬年前),銀杏屬尚能在歐亞大陸和北美高緯度地區環繞北極區域分布;漸新世(3400萬~2300萬年前)以后,它已處于滅絕過程中;中新世末(約1000萬年前),銀杏屬退出北美森林;上新世末(約170萬年前)它退出歐洲;最后,只有東亞才有銀杏的蹤跡。
不過,雖然目前銀杏原生種群近況看似岌岌可危,但銀杏本身并不是一個脆弱的物種。它抗性很強,移栽到哪里都活得有滋有味。也許,經歷了其他植物的排擠、大冰期的洗禮,&ld;避難所&rd;里的銀杏反而變得更加堅強,在這個世界上一直會頑強地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