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肝臟也是消化器官
人們每天都要吃飯補充營養(yǎng),這樣長能夠健康強壯的成長。吃進去的食物是怎么不見了呢?他們都被消化掉了,說到消化估計大家都會想到腸或者胃吧!不知道大家對肝臟有沒有個了解,它是許多小葉的結構單位構成,它也是消化器官,這是為什么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說到消化,你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腸,然后是胃,或許還能想到口腔,極少人會念及肝臟。或許你聽說過肝臟被形容為人體的&ld;化工廠&rd;,是合成和分解代謝的場所,也是解毒的器官。沒錯,肝臟確實有這些作用。但它還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那就是消化器官,因為它名副其實地行使著消化的功能。
簡單回顧一下食物的人體旅程。食物進入口腔,先被尖利的牙齒切成小的碎塊,并被唾液腺分泌的淀粉酶初步分解;然后經過食管抵達胃腔,被胃碾磨(胃蠕動)成食糜,同時經胃酸&ld;腐蝕&rd;,并被胃蛋白酶等進一步分解;之后進入十二指腸,隨即被來自膽囊的膽汁和來自胰腺的胰液包繞,各種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ld;蜂擁而上&rd;,很快把乳糜中的營養(yǎng)成分消化成小分子的葡萄糖、脂肪酸、膽固醇、氨基酸等,然后小腸上皮細胞的絨毛吸收進入血液;水分在消化過程中也被逐步吸收,經過結腸時剩余的水分再被吸收,殘渣部分最終抵達直腸,成為糞便。
從上述過程來看,食物循著&ld;口腔‐食管‐胃‐十二指腸‐小腸‐結腸‐直腸‐肛門&rd;的路線圖完成每一次的人體旅程,似乎與肝臟毫無關系。但肝臟確實參與了消化過程,它分泌的消化液經過膽囊這個中轉站進入消化道,這就是膽汁。肝臟正是通過分泌膽汁來參與消化的。
成人肝臟重1500克左右,實質細胞、血管、膽管等組成。肝細胞和膽管上皮細胞是肝臟中最主要的實質細胞。最初的膽汁是肝細胞生成的,相鄰的兩個肝細胞的膜往里凹陷后就構成了原始的&ld;膽管&rd;。正常成人每天肝細胞生成并分泌的膽汁在400~800毫升,對同一人而言,膽汁每天的分泌量與進食量和食物成分有關。膽汁的主要成分是膽鹽、膽色素和膽固醇。膽汁形成之后從最小的肝內毛細膽管、次級膽管、肝內膽管到肝外的左右肝管,再匯集到肝總管,繼而經過膽囊管進入膽囊。膽囊起著儲存和濃縮膽汁的作用。人進食之后,通過食物反射作用,分泌多種激素,刺激膽囊收縮,收縮的膽囊隨即把膽汁&ld;擠壓&rd;出去,途經膽總管進入十二指腸。
膽汁中助消化的成分主要是膽鹽。膽鹽可使脂肪成為極小的微滴,增加脂肪與脂肪酶的接觸面積,從而有利于脂肪的分解和吸收。膽鹽還能促進維生素A、D、E、K等脂溶性維生素吸收。此外,膽鹽還有刺激腸道蠕動、抑制腸道細菌生長、促進膽固醇溶解等功能。
此可見,肝臟的消化功能是經過肝‐膽‐腸的連接通路起作用,發(fā)揮消化作用的重要物質是肝細胞分泌的膽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