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擁擠的環境讓人易怒
每個人都想生活在一個舒適溫馨的環境下,可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口的增多,居住的地方也相應的有所減少,尤其是在城市到處都是高樓大廈,感覺非常的擁擠,可是大家知道為什么擁擠的環境讓人易怒嗎?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在擁擠的公交車上,如果乘客太多,就很容易發生爭吵,大家似乎變得容易動怒,這是為什么呢?心學家們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圖書館空曠的閱讀室內,有很多空座位,心學家卻偏偏緊挨著一位讀者坐下。試驗進行了80人次。結果發現,在一個只有兩位讀者的空曠的閱覽室里,沒有一個人能夠忍受一個陌生人緊挨自己坐下。那些不知道在做實驗的讀者,會很快轉移到別處坐下,有人則干脆問:&ld;你想干什么?&rd;這個實驗說明了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
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心學家薩姆提出了&ld;個人空間&rd;的概念。他認為每個人身體周圍都存在著一個既可見又不可分的空間范圍,它就像一個&ld;神秘的氣泡&rd;一樣,或者像我們為自己劃定的一塊&ld;領地&rd;。當這個&ld;個人空間&rd;被人觸犯后,就會感到焦慮、不安,甚至惱怒起來。有科學家研究測量出:一般人的個人空間距離是46~76厘米左右,如果陌生人進入這個距離,就會讓人不舒服起來。
在擁擠的環境中,每個人的個人空間都在一定程度受到了別人的侵略,可想而知,大家的脾氣能好嗎?我們知道,大部分動物都有捍衛領土的本能,防止其他同類的入侵。人類似乎也具有這種本性,盡管和動物不同,但為了維持自身的安全,也會產生心情緒,做出反抗的行動。
此外,擁擠的環境還會產生我們不愿聽到的嘈雜噪聲,也使人心煩意亂,嚴重的時候,還會導致心障礙。有研究發現,噪聲會讓人更易激動和煩躁,進而缺乏對行動的控制力,出現一些沖動行為。此外,噪聲和犯罪還有一定的聯系,有研究發現,罪犯更愛聽狂躁的聲音。
除了心上的因素,生上的改變同樣會讓人容易動怒。在擁擠的狀態中,人們相互接觸、碰撞,會使肌肉異常緊張;同時空氣流通不好,會造成呼吸不暢,這進一步讓人產生頭昏眼花、食欲減退、肌肉發僵、關節不適、心率加快等感覺。這些不舒服的感覺,都能讓人情緒不佳,容易動怒。因此有研究顯示,長期處于擁擠環境下生活的都市人,他們的高血壓、心臟病、神經衰弱和精神疾病的發病率都大大高于鄉村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