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么離不開太陽 太陽有哪些作用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太陽在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嗎?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生活的世界沒有了太陽,那么我們生活是多么的無助啊,好多的事情都做不了,我們人類也都沒有辦法生存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太陽有哪些作用吧。
太陽既給人類送來了溫暖,又給人類提供著糧食。只有在陽光照耀下,植物才能生長、開花、結果,所以,各種食物實際上就是太陽能的貯藏庫。平時人們吃飯、吃菜、吃水果,就等于在吃太陽能。你看,陽光與人類的關系多么密切啊,離開陽光人類就無法生存。
太陽對于人類既然這么重要,那么,人類怎樣利用太陽能,也就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一壺水直接放在陽光下曬,只能曬熱,決不會沸騰,因為溫度不夠。但是如果把水壺放在一個密封的玻璃箱內,使熱量“只進不出”的話,那末水就可能被“曬”得沸騰起來。世界上第一個太陽能收集裝置,就是這樣的玻璃盒子,名叫“熱盒”。
那是在1770年,有人用玻璃做成五個大小不同的盒子,一層層地套裝起來,每個盒子的間隙只有幾厘米。把這套玻璃盒子放在陽光下,結果發現溫度最高的地方在第四與第五個盒子之間(從外向里數),高達88℃。后來又有人采用良好的絕熱材料制做盒底,并且涂成黑色,結果最高溫度升到120℃。用這“熱盒”燒水,很快就燒開了,因此曾轟動一時。
這“熱盒”的秘密在哪里呢?主要在“玻璃”上。原來石英玻璃有一個怪脾氣,它只許波長較短的輻射透過,而把長波輻射堵在外面。陽光波長較短,可以暢通無阻地透過玻璃進入盒內。玻璃盒內的物質(如空氣或水)吸收了陽光的能量后,使溫度升高,也會有熱輻射出來。因為這種熱輻射的波長較長,不能透過玻璃逃出盒外,所以,玻璃盒內的溫度逐漸升高。
太陽灶也是一種利用太陽能的裝置,它是依靠透鏡或反光鏡的幫助,把陽光聚集在一起的。
北方常見的冷床和溫室,里面溫暖如春,也是玻璃的功勞。
現在利用太陽能的建筑物,不斷地涌現出來,既美觀又實用。有一種被動式太陽房,它向陽一面的墻是黑的,墻外裝了密封的玻璃框架,使它跟外墻之間形成通道式的空間。陽光把通道里的空氣曬熱,熱空氣上升,由頂部活門進入室內,而室內冷空氣又可由下部通風口進入通道加熱,這樣循環不已,室溫就不斷提高。到了夏季,只要將頂部活門向室外開啟,熱空氣就向室外流去,于是,房屋北面較冷的空氣不斷進入室內,替補流出的熱空氣,室溫也跟著下降。這樣的太陽房,只要有良好的隔熱材料,設計合理,就能收到冬暖夏涼的效果。
一些太陽能熱水器的集熱箱,原理結構都差不多,它們大多安裝在房頂上,給現代建筑增添了異彩。
新近國外又研制成一種新型玻璃瓦片,它的主要原料是硅。這種瓦片本身就是太陽能儲存裝置,它不僅在陽光下能產生電流,即使在陰雨連綿的天氣里,也能產生電流,可以供室內照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