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探測器去水星那么難
現今科技在不斷的發展,不斷的完善,人們去探索太空不在是夢想。不知道大家對水星有什么了解不,它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現在科技這么發達,可是為什么探測器去水星那么難,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相信許多朋友們都不太了解,下面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于它總是依偎在太陽附近,多數時間都掩藏在太陽的光輝之中,我們只有在清晨或傍晚,水星與太陽分處在地平線上下的短暫時間內,才有可能見上水星一面。等待水星&ld;賞臉&rd;實在不容易,著名天文學家哥白尼就遺憾自己一輩子沒見過水星。
20世紀后半葉,掌握了航天技術的人類想派出機器人充當耳目,對水星看個究竟。然而,探測器要想飛向水星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水星的直徑只有地球直徑的約1/3,到太陽的距離約占日地距離的1/20,太陽風強烈。這就對航天技術提出了許多要求。
離太陽越近的天體,公轉的速度越快。當我們的探測器出發前往水星時,如果不在適當的時機減慢速度,可能無法進入水星軌道,而是一頭栽進太陽的火海中。
那如何減慢速度呢?常規方法是在探測器上安裝小型火箭,在適當時機沿前進方向反向點火,像&ld;踩剎車&rd;一般把速度降下來。聰明的科學家利用大行星的引力來踩&ld;免費剎車&rd;。當探測器掠過大行星時,在大行星引力的作用下,探測器的飛行速度和方向都可以改變。探測器掠過行星時,選擇從行星的&ld;面前&rd;或&ld;背后&rd;掠過,就可以做到給探測器&ld;踩剎車&rd;或&ld;踩油門&rd;,從而節省需要的燃料和時間。去水星,為避免進入太陽引力場,需要&ld;踩剎車&rd;;而去木星或土星,那就需要&ld;踩油門&rd;啦。不過,&ld;免費&rd;也是有代價的‐‐需要耐心等待這種加力行星正好出現在相應的位置上,這樣的機會有時非常難得。
此外,水星的位置極為靠近太陽,探測水星的航天器不得不承受強烈的太陽輻射和高溫炙烤。在那里,每平方米面積會受到14萬瓦熱量的侵襲,是地球軌道上的10倍。這對探測器的溫度控制、姿態控制和輻射防護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
截至2012年,去過水星的探測器只有兩個。1973年,美國的&ld;水手10號&rd;從地球出發,途經金星&ld;踩剎車&rd;,并觀測了金星的云層。隨后,它3次掠過水星,拍下了45%水星表面的照片。它發現水星有微弱磁場和巨大的鐵質核心;水星表面布滿了撞擊坑,非常像月球;水星大氣層的密度只有地球的03%,主要氦組成;于離太陽很近又缺少足夠的大氣,水星的表面溫差很大,被太陽直射時高達430℃,而兩極隕石坑深處則低到-180℃。
2004年8月,美國的&ld;信使號&rd;出發。為了充分利用金星和地球的&ld;剎車&rd;功能使其速度減到足夠小,最終能環繞水星運行,科學家為它設計了復雜而漫長的軌道。&ld;信使號&rd;一次飛越地球,兩度飛越金星,三度飛越水星,最終在2011年3月進入水星軌道成為一顆&ld;人造水星衛星&rd;,進行高分辨率的地形地貌、表面物質成分、磁場、大氣成分和近空環境勘測任務。&ld;信使號&rd;證實了水星具有液態鐵核,且比以往認為的更大。截至2013年3月,&ld;信使號&rd;仍在繼續觀測,以回答關于水星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