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對彗星“深度撞擊”
時間:
書之意2
為什么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應該好好的愛護她。隨著人口的增多,科技的發達,地球環境正在遭到嚴重的破壞,人們積極的探索星球,希望找到第二個家園,可是為什么要人們會對彗星&ld;深度撞擊&rd;呢?相信許多朋友們都不太了解,下面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在太陽系中,被人類探測器造訪的彗星數量與行星數量差不多。其中絕大多數探測器都是從彗星附近飛過采集數據。但2005年&ld;深度撞擊&rd;探測器則采取了主動出擊的策略。它釋放出的撞擊體以10千米/秒的速度撞上長8千米、寬5千米的坦普爾1號彗星,揚起了其內部的物質,供探測器母船上的儀器研究。這一撞擊在彗核上留下了一個直徑100米的環形山。
彗星是冰凍的物質,保存著太陽系誕生時的信息。&ld;深度撞擊&rd;就想探知彗星的內部物質,來揭開彗星的形成之謎,并且認識太陽系的原始狀態。另外,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彗星和小行星曾經為地球帶來了水和有機物,甚至有可能開啟了地球上的生命演化,因此它還有助于揭開生命起源之謎。&ld;深度撞擊&rd;的另一個現實意義則是為將來積累經驗。如果以后出現彗星碰撞地球的可能,人類就可以運用宇宙飛船去放置爆炸裝置,從而改變彗星的運行軌道,以避免它對地球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