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松鼠的尾巴很大
松鼠是一種非常可愛的小動物,大家都會他印象深刻,松鼠不僅外表可愛,它的一條大尾巴也十分的顯眼,小松鼠小小的身體,卻有著龐大的尾巴,為什么松鼠的尾巴這么大呢?松鼠的尾巴偷著什么樣的作用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探究一下原因吧。
其實,這和松鼠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關系。常說的松鼠是棲息在樹上的樹松鼠家族,它們屬于哺乳綱的嚙齒目松鼠科。這個科還包括了巨松鼠、花松鼠、巖松鼠等親戚,它們也被看成廣義的松鼠,只是生活在地上,尾巴比樹松鼠略小。樹松鼠平常從一根樹枝跳到另一根樹杈上,在跳躍的時候大尾巴可以幫它維持平衡,并且能當作舵掌握方向,在下落的時候甚至還有滑翔傘的作用呢。炎熱的夏天,尾巴可以當遮陽傘用;天冷時,這條毛茸茸的大尾巴蓋在身上還能當棉被。此外,樹松鼠還能利用尾巴倒掛在樹上,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
還不止于此,松鼠在搏斗的時候會把尾巴前后擺動以迷惑敵人,必要的時候尾巴還可以充當盾牌使用,而且松鼠間也愛搖搖尾巴打個招呼。在對付共同的敵人時,松鼠們會通過&ld;尾巴語言&rd;來協調行動。有研究發現,東美樹松鼠還能用尾巴代表社會地位,更有趣的是,和大多數動物喜歡把尾巴翹上天相反,占有領地的松鼠&ld;地主&rd;卻喜歡把尾巴放低一點,反而是那些&ld;貧農&rd;和&ld;流浪漢&rd;的尾巴舉得很高。科學家半調侃半推測地表示,畢竟松鼠尾巴夠大,也許把尾巴放低一點會更省力吧?
而在樹松鼠的近親‐‐加利福尼亞地松鼠身上,科學家還發現了尾巴的另一個妙用‐‐紅外線欺詐。響尾蛇是地松鼠的天敵,為了對付蛇,地松鼠想盡了各種方法,如能一搏,則連抓帶咬,打不過就向蛇的眼睛里踢沙子。更有地松鼠母親撿來蛇蛻,嚼碎了給自己和孩子吃,混淆鼠蛇氣味。當這些招數不起作用時,地松鼠母親為了保護身后的孩子,會在蛇面前快速晃動尾巴,以加快血液流動,通過將尾巴加熱來增加紅外線輻射,讓用紅外線感知的蛇誤以為對面是個大家伙而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