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為什么要長尾巴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他們是不是很可愛有趣。可是細心的你發現沒有,很多的動物身體后面都會拖著一條尾巴,或長或短,或大或小,動物為什么要長尾巴,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相信許多朋友們都不太了解,下面就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疑惑吧。
很多動物的身體后面會拖著一條尾巴,它們或長或短,或大或小,或光滑或披毛,煞是可愛。例如:金魚在水中不停地搖動大尾巴,似空中翩翩起舞的蝴蝶;春季,雄孔雀展開絢麗的尾羽,在身后豎起一面華美的&ld;扇屏&rd;,那泛著黃銅色及輝藍色的亮麗眼斑如同幾十雙明亮的眼睛在不停地晃動;松鼠在樹上跳躍時,隨之擺動的膨松大尾巴也極為好看……那么,它們為什么要長尾巴呢?
讓我們先來看看動物尾巴都在干什么吧。仔細觀察金魚,你可能會發現:它隨著尾巴的擺動,可以促使身體前進或轉向。沒錯,在水中游泳的魚兒都能借助尾巴來獲得前進的力量,如果需要轉彎或掉頭換個方向也很容易,擺擺尾巴就能做到。企鵝、海豚、鯨魚等雖然不是魚類,但它們的尾巴也具有類似的功能。比較特殊的是,有些魚兒的尾巴還有其他功能,例如一些鯊魚就可以利用其長而強有力的尾巴驅趕魚群,甚至將它們擊暈然后飽餐一頓。
陸地上生活的動物也能用尾巴來完成各種任務。鱷魚尾巴粗壯厚實,甩動起來是攻擊敵人或獵物的好武器。壁虎、蜥蜴的尾巴柔韌,被捕捉時可以及時斷開逃生。雄孔雀炫耀漂亮的&ld;扇屏&rd;,為它們贏得了雌孔雀的青睞。麻雀、斑鳩等鳥兒依賴尾巴上的羽毛掌舵,控制飛行和降落。松鼠、貓在樹上靈活跳躍而不摔下來,得益于尾巴控制著平衡。擅長跳躍的跳鼠和袋鼠,得益于其長長的尾巴的幫助,停立時長尾又能作為支柱。尾巴還有類似&ld;手&rd;的作用。如:卷尾猴、巢鼠能將長尾纏繞在枝條上玩起倒掛;牛和斑馬能把尾巴甩來甩去,趕走討厭的蚊蠅。尾巴還能表達感情,狗就會&ld;搖尾乞憐&rd;……尾巴的功能已經被動物們發揮得淋漓盡致。
從內部解剖構造上看,動物之所以有尾巴的根本原因,在于體內有一根縱貫軀體、類似被串起的&ld;多米諾骨牌&rd;構成的&ld;柱子&rd;‐脊椎,在柱子末端的多個或數十個&ld;骨牌&rd;即是尾巴所&ld;依附&rd;的尾椎骨。隨著愈合或退化程度的不同,形成了現今我們可見或不可見的各種尾巴,并表現出不同的功能。因此,嚴格地說,尾巴這個詞是相對于擁有這根&ld;柱子&rd;的脊椎動物而言的,而諸如蝎子之類的無脊椎動物雖然也有一條被人們稱為尾巴的&ld;尾巴&rd;,但終究是個冒牌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