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殺吳國武將屬性用法講解柳暗花明——陸遜
標風包里的陸遜很強,因為順手和樂是兩張最能造成牌差的錦囊,而全部免疫的陸遜在這方面可說防御全開,以至于單挑時無懈可擊這張錦囊感到無用武之地。而連營是一個非常不穩(wěn)定也不可控的技能。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陸遜與隊友的配合都比較屬于比較差的,三血不嘲諷武將能存牌算是一個亮點,問題是三血實在存不了多少牌,而連營這技能完全不可控(諸葛控底之類另說,而且控底的諸葛放棄了強大的正反觀,偏賭博性質),無腦連營用五谷南蠻掛閃電的陸遜非常坑隊友。
為什么很多高手都說陸遜的主技能是謙遜?因為謙遜&ld;發(fā)動&rd;頻率更高。打比方,在33里大喬張角是一個讓很多強力三血組合折翼的配合,比如諸葛月英、諸葛香香之類,如果己方有張遼自然不必怕,沒有張遼的情況,上陸遜也不錯,陸遜的絕對行動權能增大找拆順解樂的力量,即使找不到,調了手牌的陸遜也不會成為對方的突破口。冷主大喬起手如樂住一邊鋒可造成2-3張無意義棄牌,同時封鎖行動力的能力無法估量其收益,這時候暖色的陸遜就可以笑而不語。另一方面,陸遜不能被順導致他對對位孫權有一戰(zhàn)之力,因為孫權最能拉卡差的兩張卡牌(無中順手)有一張被禁掉,又有順手又有-1我方主帥還無+1的情況非常少,孫權甚至不大敢留這張牌在手上,陸遜的裝備留在身上的時間也遠長于一般人。連營的威懾,導致陸遜的手牌不嘲諷,敵方張遼通常都不太愿意光顧陸遜的手牌。這些,都決定了陸遜盾的屬性。
而連營實在難說一局能發(fā)動幾次。如果對方求穩(wěn),完全可以不陸遜讓他卡閃卡桃甚至卡殺。一把殺閃用不出去的陸遜想主動求連營尚屬困難,丈八是唯一的出路,貫石對方都有可能不配合。而連營后的陸遜很脆很脆,雖然很多人潛意識里認為陸遜連營后必然是閃,第一刀沒效果,但是卡殺的可能性更大,畢竟殺比閃多,而卡殺的陸遜就是被幾刀剁死的命。想中的陸遜是連弩連營一直殺下去,最后沒辦法要換武器的時候一個無中回復三牌,重新以盾的姿態(tài)出現。但是對比其他的爆將,月英香香可以靠劉備諸葛郭嘉輔佐,甄姬可以靠諸葛司馬張角輔佐,陸遜靠誰?只有靠天。(諸葛控底真心不靠譜)
在無軍爭的時代陸遜是不錯的近位反,免疫主公的順手和樂保證絕對行動權是不小的優(yōu)勢。有軍爭的時代陸遜各種坑隊友,第一輪的陸遜容易無閃而被各種集火死,再添上個酒火鐵索殺會讓你的隊友甄姬淚奔,而開局就連營的陸遜即使在無軍爭的時代也是隊友的噩夢。可以說,反賊要在考慮輸出的同時避免自己成為主忠的三張牌。陸遜在軍爭時代盾的屬性弱了一半,雖說如果起手有+1防具的陸遜物防很硬,但同等條件的孫尚香更硬貢獻更大,進攻方面不被集火則乏善可陳,被集火又容易死,連營中出現對團隊傷害大的ae桃園五谷閃電又是糾結的存在。所以說,陸遜在軍爭時代應該避免做反,尤其要遠離近位,否則就是團隊的累贅,除非是大喬主,不過應該沒誰這么非主流吧。陸遜做忠也很差,沒什么配合,孫權的近位忠可考慮,2位跳忠拉仇恨卡位,8位絕對行動權試圖解樂解兵糧,遠位太賣主,除了存桃之外別無所長。于陸遜手牌嘲諷度接近負,所以做一個蓄爆的內也很合適,但是要注意不要讓貂蟬強命的什么盯上你,三血脆皮的屬性使你不得不在不恰當的時候爆發(fā)。
陸遜的爆發(fā)是很另類的,蓄爆幾乎是必須的,存連弩借刀順手之類,可能卡連營的閃桃一律棄掉,拿到關鍵牌(還包括丈八貫石ae之類)后一股腦爆發(fā),有連弩的陸遜會被卡的幾率很低很低,殘血更難被卡。但是,陸遜只能存三張牌是個致命的傷,看天吃飯的拿牌導致爆發(fā)的時機和自己手牌的契合度往往不符,主動連營的時候較少,大多數情況下是被動連營。被動連營又分回合內和回合外連營,主動尋求回合內連營的陸遜很脆弱,丈八出兩閃的陸遜很有可能連一殺被亂刀砍死,我的原則是只要有閃一律不回合內連營,身邊有有距離的強命另當別論。回合外連營的陸遜同樣脆弱,但那不是自己可控的,碰到被呂布殺連出兩張閃或者被決斗連出兩張殺就感嘆自己人品好吧,連營武器被砍死是正常狀態(tài),與其他武將相比自己至少多了一點存活的可能性,但也就多一點而已。
陸遜在身份局的定位:軍爭里遠離反賊,尤其不要當近位反,當然2位如果是華佗黃蓋陸遜的選擇還是兩害相權取其輕選陸遜為好。如果真的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選了陸遜,首先注意在有閃的情況下不要刻意連營,無腦連營南蠻五谷的陸遜都是坑隊友的貨,如果左右都是隊友可蓄關鍵牌,沒被人盯上且有連弩有距離時可蓄爆。當忠缺配合(劉備局)還容易成累贅(曹操局),孫權的近位忠是唯一可以考慮的選擇。內奸在無合適的四血武將時可考慮,一旦被強命或者貂蟬之類的盯上自求多福。不厭其煩的說一句,軍爭里的陸遜很脆,真的很脆。
任何位置的陸遜都不是沒有一血一牌翻盤的可能,這貨的絕地反擊能力甚至超過黃月英。所以敵方陸遜的連弩必須下了,多留一刻都是在賭博。山窮水盡的時候,也只有陸遜能給自己的團隊帶來些希望吧,這點倒符合猇亭之戰(zhàn)前的陸遜,平時無人矚目、無人輔佐的陸遜要一個人擔負起拯救一個國家的重任,這樣的高期望對一個書生來說是否太過重了呢?不得不遺憾的說,在三國殺里的大多數情況下,小陸子還是太連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