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殺玩家分析張角 天公將軍
此技能決定了"閃"對張角的重要性,也決定了張角要被殺或者被萬箭才能強力輸出的特性。在"雷擊"的威懾作用下,防御能力稍稍強于周瑜,其實并不是強于周瑜,而是大家不會像殺周瑜那樣放肆的殺張角,在殺張角時多多少少會有一些顧忌。畢竟起手抓到閃的幾率還是挺大的。
【
此技能也決定了張角在三國殺中的判官地位,區別于司馬懿的是張角只能用黑牌來改判定,因此在判定的控制上張角稍遜于司馬懿。不過張角的鬼道與司馬懿的鬼才最大的區別在于鬼才是"代替"而鬼道則是"替換"因此一次判定對于張角來說都是一次換牌的機會!而且這些牌都是"明牌"因此也就造成了司馬懿,諸葛亮公開的給張角送牌的機會。
這就是有效利用張角的技能鬼道的實例,司馬懿也是同,可以通過判定可以的把手中的閃給張角。這樣對張角形成了比較好的支援。且這種支援大部分在回合外,不占用自己的回合,從而使得個隊伍的戰斗力比之占用回合的支援要稍微的強上那么一點。這只不過是想的狀態,因為在高手的對戰中對面會主動選擇不去判定八卦的。有張角在,判定八卦往往得不償失!
這個例子主要是為了說明判定對于張角的重要性!這樣看來能觸發判定或者與判定有關的人物對張角來說都是很不錯的配合。標準 風的武將中與判定有關的武將有:司馬懿,諸葛亮,甄姬,大喬,馬超,夏侯惇這么幾個。
就與張角的配合程度而言,排序為:1司馬懿、2大喬、3諸葛亮、4馬超、5甄姬、6夏侯惇。
司馬懿,反饋使得司馬懿也傾向于"賣血流"的行列,而買血流經常的做法是有閃不出,主動掉血。這樣閃對于司馬懿來說無異于費牌。這樣通過判定把自己的廢牌(閃)源源不斷提供給張角,使對方感受到天雷滾滾的壓力,而對于自己的團隊可以說是全無副作用!
大喬,樂不思蜀在回合外給了張角很多換牌的機會,馬超鐵騎同樣是給了張角換牌的機會,但是換牌帶來的副作用就是鐵騎失效,不過在與鐵騎的威懾作用對方留閃也會相應的少上一點的。把甄姬排在較靠后的位置相信大家會有意見,都說洛神與鬼道是完美配合技能,其實不然,國色與鐵騎是讓張角有了選擇性。而洛神則不然,一旦見紅改與不改就成了一個讓張角比較為難的問題,改吧,是閃還好,不是那就與拿到廢牌無異,使得張角的手牌被對方知道,這樣一個名副其實的"張脆脆"就誕生了。不改把又不能有效的輔助甄姬爆發,就算是有閃,一股腦的把黑牌改完,那樣就無法保證"雷擊"這個消耗巨大的技能的命中率。那就虧大了!而夏侯惇,大家都不會打的!無異于人肉 1,簡直無用。
有人說劉備,張角的配合很出色!在我看來也不是很好,究其原因張角的消耗太大,備爺根本養不起。己方主動發動雷擊且保證命中需要1殺 1閃 1黑桃!雖說鬼道把黑桃換成了別的花色,但是黑牌對于張角的價值,相信大家都是比較明了的了。試問每回合起2張牌的備爺又怎么能把張角發揮到最大的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