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殺武將防御能力詳解
三國殺武將防御能力詳解,希望我們的分享能給諸位玩家帶來幫助哦!
網上很多人在討論關于武將防御的問題,我始終覺得劉備和張遼是防守的良將,而有網友認為劉備評價不合理,理由是劉備防御很弱,在軍爭篇時代很容易被集火掉。我開始一愣,劉備何來的防御弱,后來明白,他大體上認為劉備給牌多了容易形成空手牌的局面。應該說這類言論比較普遍,同樣經常被認為防御弱的還包括甘寧、張飛、許褚、夏侯淵、袁術之類的四血武將,大體的理由是認為他們的技能發動需要少摸牌或者清手牌,手牌少自然防御弱,于是這些四血武將被很多人歸為防御弱的一類人。
對武將的防御能力,我的看法不太一樣。所謂防御能力,應該是指他極力防御時所能呈現的防御度。
實戰中,進攻和防御多數情況下是很難兼顧的,進攻多了,防御就容易被削弱,而加強防御,一般是通過減少進攻來實現。最典型的例子是留殺不出來防南蠻和決斗。另外能酒殺時不酒殺留酒保命、不使用過河拆橋來保證手牌數、過拆對方的武器而不是防具也是常用的防御手段。有一次碰到一個玩家說最好的防守是進攻,大概是受時下一些動作片的影響,作為一個練過搏擊的人,我要說的是通常情況下并不是這樣,在三國殺里也不是。如果說1v1里,用進攻來防守還有些道理的話,8人局是一個整體的團隊游戲,一個人過于冒頭的進攻很容易讓自己成為團隊的軟肋,被迅速集火,拖累其他隊友。
我們回到武將的防御能力問題。一個武將的防御能力應該是指他保守打法下的防御能力,而不是極力進攻(廣義,包括主動壓制和配合隊友)之后的防御度。有些武將屬于典型的攻守兼備型,進攻時比很多人犀利,防守時又比一般人更能扛,這種武將的綜合能力很強,典型的比如袁術。其實即便不直接提高整體戰斗力,只要能更自由得進行攻守轉換,一個武將的適應性就會變得更強,這本身是一種很大的優勢,而不像很多人認為的那樣,是防御弱的體現。就好比孫權的制衡只是一牌換一牌,而周瑜的英姿是多摸一牌,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制衡對孫權的戰斗力提升絕不亞于周瑜的英姿。之所以有人認為這些清牌型武將和攻守轉換型武將防御能力弱,是因為總喜歡把進攻能力用到極致,該防御時不防御,造成這些人的防御下降。趙云應該是公認的防御強的人,但如果他拿著連弩把殺閃都清干凈了,防御肯定也弱了,但你不好說有連弩的趙云防御能力不如沒有連弩的吧?
一個武將的防御能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血量和防御性技能。
通常四血武將都只擁有進攻性技能,而三血武將都具備一定的防御性技能,這也是攻守平衡的需要。而同時具備四血和防御技的,就是一般認為的防御能力強的武將,這類武將都是可以作為團隊肉盾來用的。
防御性技能又大體包括以下幾種:
1、普通防御技:使對方的攻擊無法命中或失效,包括傾國、流離等;
2、摸牌技:通過多拿手牌增強自身防御,包括英姿、閉月等。
3、回復技:通過回血來增強防御,包括青囊、結姻等。
4、傷害觸發類:被傷害或攻擊會造成或可能造成不利于攻擊者的后果,包括剛烈、雷擊等。
5、轉換類:通過自由換手牌或判定牌來保護自己,包括制衡、鬼才等。
6、死亡觸發類:死亡后或瀕死后產生一定效果,包括涅磐、揮淚等。
需要說明兩點:1、以上技能有些是攻守效果皆有的。2、防御性技能不光體現在不容易掉血或能回血上,還有很多體現在讓攻擊者遭受一定損失或給隊友一定幫助上。
由于血量上限主要體現在防守上(進攻上也會有體現,但作用較小),所以四血武將天生具備2星級防御能力,這也是大多數武將的平均防御能力。而純防御牌、純進攻牌、攻守兼備牌(比如殺)大體比例為1:1:1,所以摸牌技的防御能力是技能總能力的1/2。三血武將中,有一些人的防御能力不亞于四血武將,典型的像甄姬,2星洛神里有1星防御能力,加上傾國的1星防御能力。所以甄姬的防御能力不亞于黃忠、呂布之類的四血武將。防御能力達到3星的,就屬于偏扛的武將,可以作為肉盾使用了,比如周泰、夏侯惇。
總體上1星級防御屬于防御偏弱的人,容易成為集火目標,比如貂蟬,周瑜。2星級防御是最普遍的防御能力,比如黃忠、甄姬。3星級防御屬于偏強型防御,會讓敵人失去攻擊你的興趣,這種武將就可以作為肉盾使用,比如夏侯惇、周泰。防御能力的極限是3.5星(作主、內除外),因為更高的防御已經沒有意義,敵人只要無視你的存在,集火你的隊友,你的防御就沒有任何價值。有了3.5星以上防御能力的人,通常會刻意降低自己的防御力來實現進攻或輔助。比如郭嘉賣血、劉備故意掉血來創造仁德長血機會、孫權制衡掉防守牌來加強自己的進攻能力。而這種打法上的靈活處理,反倒成為一些玩家指責其防御能力低下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