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巨頭上演"三國演義"(2)
過去幾年,衍生品市場成了玩具這個產業最重要的生意,每一個關鍵的 IP,比如星球大戰、冰雪奇緣、小黃人,對于玩具生意的帶動都十分明顯。在《冰雪奇緣》上映后的 2014 年圣誕季,Elsa 在美國零售聯合會(RF)的調查中成為&ld;最受女孩歡迎玩具&rd;,取代了占據榜首 11 年的芭比娃娃。
最新的案例則是《星球大戰&iddt;原力覺醒》中的 BB-8
美泰在這件事上太過后知后覺,或者說是不夠重視。15 年前美泰就曾為芭比娃娃大電影創作過劇本,但最終這個劇本被擱置到了一邊,直到去年才推出了三部芭比娃娃主題電影。
而這恰恰成為其競爭對手崛起的機遇‐‐事實上孩之寶改變了游戲規則:玩具商不必再為電影授權而爭得頭破血流,而是主動將已有玩具品牌授權給好萊塢片廠拍攝電影,讓玩具成為了真正的主角。
2007 年電影《變形金剛》在全球票房席卷 7 億美元票房,變形金剛玩具銷售隨之飆升 5 倍。變形金剛在 2006 年的營收有 98% 來自玩具,而現在這個數字下降到 76%,另外的 24% 來自授權電影、電玩業務和主題樂園,相當于一個變形金剛可以賣四次。
而孩之寶出品的星戰光劍促使公司去年的股價上漲了 11%,2015 年賣出了將近 5 億美元的星戰玩具。
樂高能夠在 2014 年上半年銷售額超過美泰,很重要的原因就來自于《樂高大電影》系列產品的提振,樂高稱前 6 個月公司收入增長了 11%。
除了電影,樂高每三年都會推出一個產品線,然后為該產品線拍攝一部系列動畫,目前樂高的幻影忍者系列在愛奇藝上的播放量是 408 億次。
忍者系列在樂高的天貓旗艦店上也賣得不錯,其中一款&ld;雷電飛龍&rd;月銷 1,077 筆,一般賣的比較好的樂高產品月銷在 300-400 左右。它現在賣得最好的也基本都是那些電影、動畫形象玩具。
樂高其實是和星球大戰、哈利波特等這些 IP 以及它們背后的創造力一起蓬勃起來的。
這情形簡直就是美泰和孩之寶曾經如日中天的另一個版本。
美泰和孩之寶是 20 世紀 50 年代在兒童節目上做廣告的先驅,孩之寶宣稱是第一個在地方電視臺做廣告的(1951年),美泰則加速了這個進程,它打破了玩具只在圣誕期間做廣告的傳統,對玩具業帶來的一個更深遠的意義是‐‐玩具可以成為日常消費,而不只是節日禮物。
當孩子們要電視廣告出現的
話說回來,樂高其實在 1962 年就進入了美國市場,它沒有流行起來的原因之一是對電視廣告不夠重視。另外,它的益智屬性過度強調教育的意義,和當時美國對休閑娛樂的需求背道而馳。當時個美國的
但你現在可以看到,樂高在美國能夠捕獲消費者的原因是它和電影娛樂的親密關系。它將在 2016 年發布星戰玩具 lleti,新產品包括樂高原創的 Star ars: The Freeaker Advetres 和原力覺醒,以及七種全新的建筑。
曾經,強有力的推銷工具是電視屏幕,只不過現在這個屏幕變成了大銀幕,就像電視一樣,電影也同樣具有培養品牌忠誠度的作用。而和電影世界的關聯,則會讓玩具更有幻想性和刺激感。
而美泰距離這塊銀幕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