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總動員20年里經歷由衰轉盛(3)
從本質上說,皮克斯電影中的故事還是那一套陽光向上的美國價值觀,但它走得更遠一些。《玩具總動員》之后,動畫電影有了不同以往的故事敘述方式。這些故事跟當時的很多動畫片都不一樣,它是成人化的,幽默,有趣。
&ld;每個人都會犯的一個錯誤是,大家都假定動畫片是給小孩看的。并不是。它是一種媒介,一種講故事的方式。我們不是專門給孩子拍電影,我們為自己拍電影,并且希望,孩子們,青少年,以及其他成年人都有跟我們相似的口味。&rd;《超人總動員》導演布拉德&iddt;伯德說。
比如說,電影里有這么個場景,蛋頭先生邊擺弄自己的五官邊說,&ld;啊,我是畢加索。&rd;那時它的樣貌還真有點立體主義的感覺。嗯,約翰&iddt;拉賽特的小幽默。
比起過去典型的迪士尼動畫片,皮克斯電影通常不會以&ld;很久很久以前……&rd;開頭,&ld;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rd;作結。
它的情節也并非簡單地二元對立‐‐主角完美無缺,并且一定得面對壞得徹頭徹尾的大反派。皮克斯的故事里沒有唯一真,也從不會劃分涇渭分明的所謂對與錯之間的界限。
&bsp;
經典的《獅子王》,它講的也是典型迪士尼故事
《玩具總動員》里的敘事母題‐‐成長,友誼,家庭成為了皮克斯故事的精神內核。《玩具總動員》,《怪物電力公司》,《海底總動員》以及今年的《頭腦特工隊》,都不脫成長的題旨。借小男孩安迪、大眼仔、樂樂和憂憂們之口,皮克斯說,在這個注定有苦與甜的過程里,或許只有學會接受失敗才能真正長大。
皮克斯電影映射的是我們真實的生活。它能激發你思考,讓你忽然想起某個重要的人,或者讓你感覺到自己被愛。觀眾可以從其中的角色找到身份認同,這是電影最大的魅力。
好萊塢不乏這樣的案例,但是可以忍受&ld;越界&rd;尺度的公司并不多,夢工廠偶爾有一些,比如《怪物史瑞克》‐‐吃眼珠的綠色怪物,竟然誤打誤撞娶到睡美人,《功夫熊貓》應該也算,那只胖乎乎、頭腦也不太靈光的熊貓卻是個武林高手。當然,像蒂姆&iddt;波頓那樣的畫風(《僵尸新娘》),就成了相對小眾的存在。它吸引特定受眾,而不管是夢工廠還是迪士尼,都希望自己的產品盡可能地大眾化。
要做到大眾化又不平庸,這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bsp;
皮克斯的《頭腦特工隊》,舉重若輕地展現出復雜而有趣的腦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