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總動員20年里經歷由衰轉盛
相信很多小朋友都知道玩具總動員,但是有幾個人知道它背后經歷了多少辛酸歲月,它并不是一開始就取得了成就,而是在它走向衰落的時候,大家都沒有放棄它,一直想辦法創新,才成就了今天的盛果。最初,它完全使用電腦動畫技術制作的,開創了長篇動畫的先河,之后,它創新采用人物配音。講述了一個個精彩的小故事,振奮了一個個人的心,給人們強大的精神鼓舞。
&ld;你們該不會是想讓我唱歌吧?&rd;當被邀請去為《玩具總動員》里的牛仔玩偶胡迪配音時,湯姆&iddt;漢克斯這樣問道。
他的提問在當時一點也不出奇。1990 年代初期正是迪士尼動畫片最輝煌的時候。世界上最大的動畫工作室正一部又一部地推出類似于童話音樂劇的動畫作品,《美女與野獸》、《阿拉丁》、《獅子王》用優美的音樂述說王子公主的故事,叫好又叫座。
邀請湯姆&iddt;漢克斯的皮克斯導演們回答了&ld;不&rd;。這些&ld;叛逆的年輕人&rd;不想重復迪士尼,只想做自己的動畫。
1995 年 11 月 19 日,牛仔警長和他的玩具伙伴們一同出現在銀幕上。這些玩具有了生命,顯得真實,不止是因為形象變得三維立體了而已,還因為他們會嫉妒、會爭吵,偶爾還擔心自己被主人拋棄。
《玩具總動員》最終收獲近 192 億北美票房,在當年全部影片中位列第一。比票房更重要的是,《玩具總動員》從技術上改寫了電影史。這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全以電腦動畫制作而成的動畫長片,導演約翰&iddt;拉賽特還為此獲得了奧斯卡的特殊成就獎。
而這部電影的誕生并不如你想象中一帆風順,它背后復雜的商業故事涉及到皮克斯與迪士尼的人情糾葛,也是 P 時代蓬勃發展的最好說明。
在它 20 歲的時候,我們來看一下《玩具總動員》為什么能夠改寫電影的歷史。
《玩具總動員》系列里那些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1995 年《Variety》曾用電影里巴斯光年的口頭禪對這部電影作出評價:&ld;&ls;飛向宇宙,浩瀚無垠!&rs;……《玩具總動員》已經代表了一種全新的娛樂形式,上升到了新的高度。&rd;
這里的&ld;全新娛樂形式&rd;一大半指的是《玩具總動員》是一部用電腦制作的三維動畫長片。
1990 年中期及以前,動畫電影是迪士尼的手繪二維動畫定義的。當時的動畫師們還不太能接受電腦動畫,有時候甚至連用電腦制圖與剪輯都遭到他們反對。迪士尼在拒絕約翰&iddt;拉賽特的電腦動畫短片《電器小英雄》時,他們這樣否定他:&ld;使用電腦動畫唯一的就是能夠讓我們拍得更快或者更省錢。&rd;
大環境再保守,總也有&ld;開明&rd;的人。在皮克斯負責技術的艾德&iddt;卡特姆從小就對動畫十分癡迷,電腦動畫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所以在大學里他學的就是計算機的繪圖技術。
約翰&iddt;拉賽特也是,他被迪士尼辭退就是因為拍動畫電影這個想法被后者視為異端。
當時的皮克斯其實主要是個賣技術的公司,它們開發圖形計算機軟件,幫助醫藥行業和政府部門繪圖,所以也為動畫電影提供了技術支持。這個生意如此難做,以至于它的老板、同時也是蘋果和 eXT 的創始人史蒂夫&iddt;喬布斯反反復復想賣了它。至于為什么要去做動畫片,有一個說法是,喬布斯覺得這樣可以幫助賣電腦。
不過正如你后來看到的,這個賣技術的顛覆了傳統的二維手繪動畫的制作方式。
在《玩具總動員》的制作過程中,核心創意團隊確定基本的故事后,不同團隊分別開始創作角色、場景、道具,之后用電腦為角色和場景、道具建立三維模型(隨后角色還會加上骨架、肌肉、皮膚)。
動畫師通過模型上的控制點將角色的動作和神態設計得更細膩,比如胡迪光是臉部就有大約 100 個控制點。他們繼而將角色和道具安排到場景內,用虛擬攝影機拍攝不同鏡頭,捕捉情緒氛圍和故事重點;并用軟件控制角色的表情和動作。最后幾個階段就是上色、加入燈光、動畫渲染和進行最后的潤色。
&bsp;
1995 年《玩具總動員》正式海報
&ld;對它的制作過程了解越多,你就越敬佩它。&rd; 著名影評人羅杰&iddt;伊伯特對《玩具總動員》鮮活、立體的視覺效果大加稱贊。他特地舉了巴斯光年的例子,星際宇航員像真人一樣勇敢、靈活。
巴斯光年從安迪的床上一躍而起、展示自己的&ld;飛行能力&rd;時,他在玩具過山車軌道上轉了一大圈,喊著&ld;飛向宇宙,浩瀚無垠&rd;,又沖向天去,凌空旋轉。鏡頭跟隨巴斯光年的視角,做出 360 度大回轉。這幕甚至讓觀者略感暈眩。
&ld;那真是太酷了。&rd;不只有片中的玩具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