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知道的兒童最喜愛的8種游戲(2)
近年來,不設贏家的游戲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歡迎。孩子們常常合在一起對付一個怪物,一起扮演耗子來對付貓,或作為登山者來對決下落的太陽等。這類游戲能有針對性地促進團隊歸屬感、集體行為和團隊精神。而且,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競爭也并不因此而受到損害,但并不出現有某位參與游戲者成為對手的情況。
孩子通過同其他人一起游戲而積累基本的社會經驗,他能從中學會什么是適應、歸屬、等待、誠實游戲、輸和贏等。小組游戲既可以在室內也可以在戶外開展。周末郊游或度假時都可以找到機會讓孩子有小組游戲的經歷,即與其他不認識的孩子一起打球、打彈子、堆沙堡或建雪堡,或者玩如&ld;貓和老鼠&rd;、&ld;橡膠人一扭曲舞&rd;之類的游戲等。
在家里也可以舉辦有鄰居的孩子或朋友一起參加的下午游戲活動,而下面這些游戲則特別適合在這個時候玩:如&ld;耶路撒冷之旅&rd;、&ld;瞎母牛&rd;、&ld;敲壺&rd;、&ld;我右邊的位置是空著的&rd;之類。
傳統競技即靈巧游戲
這類游戲對孩子的要求很高,如身體的靈活性,處材料的靈巧性,快速反應能力,以及某些通過耍花招激怒別人的能力。大多數情況下,只有一位孩子會在如&ld;貓和老鼠&rd;或&ld;結帕游戲&rd;之類的游戲中獲勝。
靈活性游戲能促進孩子的觀察能力和集中精力的能力,以及特殊的粗放的精細運動能力。能有這類效果的游戲有:球類、跳繩或必須將彈子打入特定洞的游戲等。
不經意間已經有了很多專為孩子,也包括5歲孩子設計的電子游戲。孩子在這種游戲中所面臨的是每一關所設定的特殊任務,而完成這些任務則要求孩子具備靈巧性、能快速地組合、記憶等作為前提。一旦贏了,就能進入難度更大的下一關等。事實上,玩這類游戲,孩子永遠不可能贏,因為電腦在下一關里的反應會更快。
換句話說,只有另外一條出路,即關閉電腦!如果不是這樣,電腦就總是能證明自己反應更快。
棋手在與電腦的對決中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寧可跟真的棋手下棋。雖然不是任意一個對手都下得那么好,但可以找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來下,時間一長,下起來就會很有樂趣!
另外,孩子在與人游戲時同時還能同他聊天,即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即使是游戲時談的話相對少些和無關緊要)。因此,我建議您,應盡量讓孩子多和朋友一起游戲,而不是為他找些電腦軟件,包括可能的各種軟件升級版本讓他上機去玩。
這游戲可以自己編。供人猜的謎語可以您或您的孩子來選定,它們影射的可以是一個動物、一個情景或者一個人物。猜謎可以讓孩子有機會更多地了解聲響、動作和啞劇所表達的意思。其他的猜謎游戲如&ld;我看見了你看不見的東西&rd;或&ld;猜歌&rd;等,適合于長途乘坐汽車和火車旅行時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