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親子游戲適合在臥室玩(2)
2歲的寶寶雖說已經過了爬行時期,再鞏固一下爬的能力,步伐一定會更穩、更矯健。
游戲開始:如果你家的床足夠大,游戲就可以開始了。爸爸做大螞蟻,寶寶做小螞蟻。先爸爸把寶寶背在著走過障礙物到達前方底線。回來時,爸爸用雙手和雙腳各夾一個玩具,走回起點線;而寶寶必須將一個沙包或者其他玩具放在身體的一個部位(如夾在頸部或放在背上),但不能掉下,然后雙手、雙腳屈膝爬回起點。為了活躍氣氛,等寶寶熟練后可以與爸爸媽媽進行一場爬行比賽。
從高處往下跳,感受刺激和成功的喜悅,已是四五歲寶寶的運動欲望。這個游戲可讓寶寶大顯身手,還能練習雙腳并攏向下跳的動作。
游戲開始:爸爸兩腿分開坐在椅子上,地上鋪好沙發軟墊。讓寶寶站在爸爸雙腿之間的椅子上,爸爸說&ld;1、2、3&rd;后,寶寶雙腳并攏跳下來。
注意:玩這個游戲時,一定要鋪好軟墊,注意游戲活動區的空間,避免危險物,爸爸坐的椅子也不要太高,孩子跳下時爸爸可用手掌在孩子腋下,以免孩子落地太重,指導孩子用腳尖落地。
讓寶寶感覺被子的柔軟與可變性,發展孩子的動作。適用于2-4歲的寶寶。
游戲開始:媽媽可以準備三條被子玩下列游戲。
爬山‐‐爸爸(或媽媽)和寶寶一起把被子、枕頭疊在一起變成一座軟軟的&ld;山&rd;,讓寶寶爬上去。于難度比較大,對寶寶來說可是一個小小的挑戰哦。
打笨熊‐‐讓寶寶把被子裹在身上變成&ld;笨熊&rd;,爸爸也裹上一條被子,與寶寶展開戰爭。笨笨的動作,就像狗熊在移動,寶寶一定喜歡。
救傷員‐‐把被子折成長方形,把枕頭放在上面,讓寶寶躺在上面,爸爸媽媽抬著走,也可以寶寶和媽媽一起抬爸爸。通過&ld;救傷員&rd;,更融洽一家三口的感情交流。
提示:在游戲中若能使用厚薄不一的被子更好,寶寶能獲得不同感受。
手對手,腳對腳
培養4-6歲寶寶的快速反應能力。
寶寶和爸爸(或媽媽)面對面地站在床邊,兩人都將手臂平放在床中央,大人和孩子的手依次錯放開。游戲開始以后,第一只手要打第二只手,打到為贏;第二只手要打第三只手,打到為贏,最后比比誰的反應最快。
也可以同樣玩腳的游戲:寶寶和爸爸(或媽媽)平躺在床上,雙腳踏于墻上,兩人每次出一只腳輪流進行擺放,或腳尖對腳跟,或腳與腳相貼,看誰反應快。
提示:游戲過程中父母和孩子的腳要貼牢,父母視孩子腳的高度進行擺放。
波濤洶涌
鍛煉寶寶的勇敢性格。適合2歲以上寶寶。
1、準備一條床單,在床上鋪平,父母各執床單的一頭,孩子站中間。父母開始抖動床單,一開始可以幅度小些、慢些,讓孩子先熟悉一下,鼓勵孩子勇敢、不害怕。慢慢地,可以加大抖動的幅度和力度,鼓勵孩子可以在當中走、跑、跳、爬等。
2、床單離開床或地面一段距離,父母拿著床單的四個角搖晃,象是在海里的小船,孩子在當中乘船,開始可以幅度小些、慢些,逐漸加大幅度。
3、父母手拉床單相對站立(放在距離孩子頭一定距離的地方,上面可以放一些響鈴),鼓勵孩子自跳躍,用手、頭努力觸碰床單。父母還可以上下舞動,讓孩子在下面鉆進鉆出,甚至可以忽然蹲下將孩子罩住。
毛毛蟲鉆洞洞
發展寶寶手腳協調爬的動作,適用于2-4歲的寶寶。
游戲開始:只要一條大的空調被子,就可以進行游戲了。爸爸和媽媽分別站在被子的兩頭,手捏住被子的兩只角,將被子變成&ld;洞&rd;狀。然后可愛的毛毛蟲就可以開始活動了。寶寶在鉆進鉆出的過程中,爸爸媽媽可以邊念兒歌邊為寶寶加油。&ld;一條毛毛蟲,鉆進被里頭,爬呀爬,爬呀爬,爬進小洞口。&rd;爸爸媽媽也可以這里拍拍,那里敲敲,讓&ld;毛毛蟲&rd;爬得更有勁。
提示:于被床單遮擋,孩子看不見床面,所以在玩這個游戲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比如,父母撐開的床單要在床的正中央,如果爸爸媽媽沒有抓好被單,孩子就能落在軟軟的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