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傳統零售商開始反擊電商:價格向亞馬遜看齊(3)
看看推出這一政策的商家,Target、沃爾瑪、JPey、百思買、家得寶(He Dept),都是有著雄厚實力的傳統零售業巨頭。這些巨頭有足夠的財力可以按照亞馬遜的價格向消費者出售商品,同時提供幾乎覆蓋每個城市的實體店的便利 服務。(以加州灣區舉例,這里的城市只相當北京的一個區,相鄰的兩家店開車不超過20分鐘。對車輛完全普及的美國而言,這個距離幾乎是近在門口。)
美國超市巨頭Target去年就已經開始實施這一政策,消費者可以用其他商家的最低價在Target購買同樣的商品,只需向Target的店員 出示其他商家低價的憑證。甚至當你買了東西回家后,發現別家提供更低的價格,憑著購物小票回去找Target售后,他們也會提供差價退款。
美國最大電器零售商百思買則提出向更多商家價格看齊的口號,不只是亞馬遜,而是任何一家網上零售商。沃爾瑪提供的比價對象則包括了30多家網絡 零售商家。與此同時,這些傳統零售商的自身網上價格與線下價格也是完全相同的。換言之,消費者完全可以放心在百思買和沃爾瑪買到最便宜的商品。
不過,這些比價措施也存在著一些限制條件。舉例來說,沃爾瑪規定,一名顧客每天只能按照其他商家的最低價購買一件數量的同一商品。比價對象不包 括其他商家的清倉價和捆綁售價,還必須是當前正在銷售的商品價格。百思買的比價不適用于優惠券折扣,也不能像亞馬遜那樣提供分期付款等服務。
各大零售商家做出這些規定也是有其客觀原因。因為有&ld;聰明&rd;的美國消費者利用沃爾瑪的漏洞,自己在亞馬遜等網上平臺開個人店,以極低的價格出售 并不存在的商品,甚至制作虛假的網絡截圖,從而在沃爾瑪騙取最低價。例如把原價400美元的PS 4游戲機虛假降價到90美元。在上當了幾次后,沃爾瑪終于學聰明,對比價措施做出了新限定條件。(在利益面前,美國民眾其實和中國也是一樣。)
這些傳統實體商家推出比價亞馬遜措施,是否會影響到自己的利潤呢?從表面上看是如此,因為他們要比亞馬遜承受更高的成本,但實際上把消費者從亞 馬遜吸引到自己的實體店或者網店,帶來的收益要遠遠大于具體商品的利潤下滑。因為消費者來到實體店之后,通常不會只購買原定的商品,而會隨便看看選購了此 前計劃之外的商品。實體零售商在某一商品損失的部分利潤,可以通過增加銷量來彌補。
更為重要的是,傳統商家希望改變消費者的一個固有觀念:網上價格就是便宜,網購就去亞馬遜。隨著主流商家紛紛推出比價亞馬遜的活動,消費者可以 在自家門口以網購低價第一時間入手商品,在實體店享受購物本該有的體驗和便利的咨詢與售后服務。即便不愿去實體店也可以在這些傳統商家的電商網站上購買, 隨后去實體店免費提取貨物。
與此同時,這些傳統的零售商都在大舉投資各自的電商部門,發展自己的網絡銷售業務。他們或是通過收購擴張業務,如沃爾瑪收購營銷軟件公司Adhey,并組建沃爾瑪實驗室研發大數據;或是投資倉庫、運營和快遞等電商基礎設施,力爭在電商體驗上追趕亞馬遜。
從去年開始,美國主要傳統零售商的網站部門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增長,增幅甚至超過了亞馬遜。去年百思買的電商零售額達到157億美元,同比增長 258%。沃爾瑪去年網上銷售額就已經達到100億美元,今年增幅或將達到30%,連續兩年電商業務增幅超過亞馬遜。雖然電商部門還不是亞馬遜的對手, 但沃爾瑪依然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去年全年體營業額5000億美元,是亞馬遜的7倍。
在今年的黑色星期五促銷中,亞馬遜則祭出了閃購的促銷手段,每隔一段時間放出持續時間不長的新促銷折扣,例如售價折合人民幣4000元的 LG 65寸1080P LED電視。要獲得最新最大幅度的折扣,消費者就必須守在電腦前等待著驚喜,讓他們無暇去實體店也無法拿著亞馬遜的價格去比價。
雖然亞馬遜依舊是美國電商零售業的巨頭,但面臨著傳統零售業巨頭的強力反擊,至少亞馬遜已經失去了最重要的價格戰武器。亞馬遜在消費者心中最便 宜的固有光環也被逐步打破。據市調公司ShpSavvy統計,在黑色星期五中,沃爾瑪超過一半商品的價格實際上已經低于亞馬遜;在電子產品和電器兩大核 心商品上,沃爾瑪的折扣也高于亞馬遜。
以沃爾瑪、百思買為代表的傳統零售商與以亞馬遜、eBay為代表的網絡零售商之間的激烈競爭無疑還會進行下去。這場商戰的最終結果也無法獲知,但至少亞馬遜在價格戰上已經不占有任何優勢,在物流、客服和售后上更處于先天的劣勢。或許,真正的競爭現在才剛剛開始。
附美國目前宣布推出&ld;比價亞馬遜&rd;措施的主流傳統零售商名單:沃爾瑪、百思買、JPey、Target、家得寶、電器行Fry&rs;s、家居 品店Bed Bath≈Beyd、電器行Abt Eletris、母嬰品店Babies R s、家居店Le&rs;s、辦公品店史泰博、ffie Dept、玩具店Ty R s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