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小額冠名基金發展較快 河南有5000多個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好了,很多人都很熱心的在做各種慈善活動,于是就出現了一些個人冠名贊助的一些慈善團體,這些人在一些地方發揮著比較重要的作用,親愛的朋友們,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ld;以前都是單位組織,或遇到災難,才會做一些慈善,如今,我成立了自己的愛心基金,做慈善已經變成我的日常行為。&rd;李超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他的&ld;紫色的愛&rd;愛心基金已經成立兩年,累計捐助他人34次,基金捐助總額達2400元。
李超是河南省鄭州市一名普通的超市貨員。2010年12月,他在網上偶然看到河南省慈善總會推出的&ld;個人小額冠名基金&rd;公益項目。熱心慈善事業的他,馬上就開始聯系,并設立了自己的&ld;紫色的愛&rd;愛心基金。
&ld;以前覺得做慈善和公益很&ls;高大上&rs;,只有企業和有錢人才能設立基金,&ls;個人小額冠名基金&rs;讓慈善和公益變得平民化,把幫助別人變得很簡單。&rd;李超說。
&ld;做慈善和公益使我變得很快樂,每月50元雖然不多,但我會堅持下去,即使哪一天,我不在了,我也會讓孩子繼續做下去。&rd;李超告訴記者,4年來,他每個月都會往基金里存入50元,即使在他失業期間,也從未間斷。
&ld;個人小額冠名基金&rd;是河南省慈善總會在2010年5月推出的公益項目,在全國屬于首創。于這種公益項目門檻低、沒有成本,并能清楚看到用途,一經推出,就受到許多愛心人士追捧,當天就吸引了100多位愛心人士設立。
河南省慈善總會捐贈服務部部長朱雷華介紹,個人只要每月至少捐10元,單位每月至少捐100元,就可以成立屬于自己的愛心基金。
對于捐款人來說,除了獻愛心,設立基金也成了一種有意義的紀念方式。記者登錄&ld;河南慈善網&rd;,在&ld;愛心基金&rd;欄中看到,有的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有的在結婚紀念日設立,有的專門為孩子設立一個。
&ld;大約有60%是以孩子的名義設立的。&rd;朱雷華說,客觀上,這是對孩子進行公益意識的啟蒙教育。
2011年,&ld;郭美美事件&rd;的發生給中國慈善事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但是,&ld;郭美美事件&rd;后,&ld;個人小額冠名基金&rd;依舊像往常一樣,每天都有不少人申請設立,原來捐款的人,也并沒有就此停止。
河南省慈善總會宣傳策劃部部長高卉告訴記者,&ld;正是于讓參與者體驗了透明度,這個公益項目才保持了生命力。&rd;
&ld;捐贈者最在意的,是自己捐款的去向。在此之前,個人捐款一般慈善總會統一調配。而這項冠名基金,哪怕是10元,也會公布詳細去向。&rd;高卉說,所有的基金運作都可以在網上進行,捐助者能隨時查詢捐款明細。基金成立后,河南省慈善總會統一管,公布收支明細,不收取管費。
在愛心基金中,數額最大的是&ld;和靖輝創&iddt;灝潤燒傷慈善基金&rd;,共32萬元。其設立者王先生說,以前他經常參與慈善活動,但不知道自己捐的錢最終用到了哪里,現在這種&ld;一對一&rd;式公布賬目的透明做法,讓他很放心。
在眾多&ld;個人小額冠名基金&rd;中,雖然每個人捐款數額不大,但很多人一直在堅持。企業家裴納新與朋友一起設立的&ld;山人&rd;愛心基金已經成立3年,專用于救助患病兒童,至今已捐贈了167萬元。
此外,裴納新還讓自己的孩子用壓歲錢設立了&ld;裴度&rd;愛心基金,培養孩子的愛心。
受&ld;郭美美事件&rd;的影響,一些人傾向于繞開慈善機構,直接捐贈給受助對象,也有人選擇捐贈給媒體報道過的人,認為這樣相對透明。
在這種背景下,河南省慈善總會拋棄了過去的工作念,開始向服務型轉變,給資助者和受助者建立一個平臺。&ld;個人小額冠名基金&rd;就成了一塊試驗田,變成第三方專業的慈善機構,它可以成立專項基金,直接把善款打給醫院,剩余的用于救助其他人。
前段時間,媒體報道的&ld;開封5歲女童不慎掉進油鍋 全身燒傷面積達65%&rd;事件,河南省慈善總會就通過這種方式救助了5萬余元善款。
2012年,河南慈善網升級改造后,捐贈者在網上就可以完成&ld;個人小額冠名基金&rd;注冊,簡易快捷,隨時可以通過銀行轉賬、支付寶捐款。
&ld;這個公益項目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它簡單方便,用支付寶就可以完成捐款。&rd;&ld;高鵬&rd;愛心基金的設立者高鵬告訴記者,他每個月都會從工資中抽出10元,存入自己的基金里,&ld;每個月10元對于我來說并不多,每個月的捐贈使我很快樂,我會堅持下去&rd;。
&ld;捐助者自己完成注冊,不僅減少我們的工作量,還方便了捐助者。&rd;朱雷華說,個人小額冠名基金是慈善總會里人氣最高的項目。4年來,河南省共設立了&ld;個人小額冠名基金&rd;5032個,募集善款660多萬元,已發放善款300多萬元,受益困難群體2000多人次。
中國青年報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目前,這種&ld;個人小額冠名愛心基金&rd;在國內很多地方推行,&ld;月捐&rd;、&ld;日捐&rd;逐步成為一些人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