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資助302貧困生,近日成立愛心助學基金
在普通的百姓中有一些不普通的人,他們雖然收入一般,卻能夠盡自己的所能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黃斌就是這樣一個,被很多救助的孩子稱為&ld;助學爺爺&rd;,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黃斌,寧波軍分區干休所的一位離休干部。1990年以來,他竭盡全力、傾其所有幫助貧困失學兒童重新走進學堂。這20多年來,他又多了一個身份‐300多個孩子心中的&ld;助學爺爺&rd;。他獲得了&ld;中國百名慈善人物&rd;、寧波市道德模范等榮譽。
如今,90歲的老人有一個愿望:希望能圓500個貧困孩子的上學夢。海曙月湖街道得知他的&ld;微心愿&rd;后,成立&ld;黃爺爺愛心助學基金&rd;,傳承愛心,也幫他圓夢。
黃斌今年90歲,他是302名貧困孩子心中的&ld;助學爺爺&rd;。離休后的他,把助學貧困孩子當成一種快樂堅守。
從1990年開始,他始終情系貧困失學兒童,開展慈善捐資助學活動。他結對的孩子,有寧波本地的,也有來自安徽、湖南、廣西、貴州、四川、重慶、西藏等地。今年,他資助的貧困孩子還有10多位。每個學期初,這些孩子都會如期收到黃爺爺的3000元助學金。對于結對過的302個孩子,他每個都有始有終。
90歲的黃斌,基本上能說出近年來資助的每個孩子的名字和生活現狀。
每封孩子的來信,黃老夫婦都要回
小盤家有3個兄弟姐妹,父母務農。養活三個孩子已經非常吃力,要再供他們上學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幸運的是,在初中時,小盤遇到了&ld;黃爺爺&rd;。黃斌曾鼓勵她說:你安心學習,你讀到哪,我就供你到哪。從此,小盤沒有再為學費發愁過。
七八年過去了,小盤不僅長成了大姑娘,還成了貴州民族大學的一位學生。今年國慶期間,小盤獨自一人坐了30多個小時的火車來看望黃斌。小盤在之后的來信中說,黃斌二老就像對待親孫女一樣照顧她。&ld;使我很慚愧的是爺爺奶奶你們二老把平時省吃儉用的積蓄、養老金、退休金全部給了我們。怎么說呢,這樣毫無保留不求回報的付出,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說。&rd;
閑暇之余,黃老夫婦喜歡慢慢地讀著孩子們的來信,眼中滿是欣慰。
每封孩子的來信,黃老夫婦都要回。和資助的孩子們寫信回信成了他們日常生活中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 &ld;現在眼睛不好,手也不怎么聽使喚。&rd;黃斌說,經常是老伴代筆,他說老伴寫。90歲的他,基本上能說出近年來資助的每個孩子的名字和生活現狀。
如今年事已高,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圓500個貧困孩子的上學夢。
昨天下午,記者在干休所見到了黃斌夫婦。
生活中的黃斌,親切、樸實。離休工資是他唯一的經濟來源。
老人每天的飯菜很簡單,兒子給他們買好菜,二老在家做。饅頭和辣椒醬是少不了的。祖籍山東的他,飲食中總少不了辣,大蒜、大蔥、辣椒餐餐都有。&ld;一個人,吃飽就好,穿暖就行。&rd;這是黃斌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為了多資助一個學生,他們生活非常簡樸,外出都舍不得給自己買東西。
黃斌只讀過4年書,他深知缺少文化的痛苦,1990年的一天,他對老伴說:&ld;戰爭年代,我們冒著敵人的炮火和生命危險為人民群眾謀幸福,如今和平年代,我希望能為貧苦山區做點事。&rd;第二天,他就通過浙江省青少年成才基金會資助了5個孩子,使他們重返校園。從此,他與&ld;希望工程&rd;結下了不解之緣。
寧波市慈善基金會一位負責人曾對記者說:每到開學前,黃斌總是反復打電話來,請工作人員多給他幾個扶貧助學名額!但這幾年,我們已經開始&ld;婉拒&rd;他了。黃老資助的貧困學生太多了,幾乎是傾其所有。
可是,一心助學的黃老心中卻一直有個意愿:有生之年,能圓500個貧困孩子的上學夢。
海曙月湖街道下決心要傳承老人的愛心,已募集愛心款15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