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輔警5年資助20多名貧困生 月薪僅1500元
&bsp; 在我們的身邊,其實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好人好事,他們正在以自己的努力向全社會傳遞著無限的正能量,感動著你我,感動著大家,凈化著社會風氣。日前,河北唐山一90后輔警,持續五年資助20余名貧困學生,引發大家的關注,要知道,月薪僅1500元對于他開說已經是相當珍貴了,還能無私的用來資助他人,實在值得大家敬仰。
中新網唐山10月12日消息,&ld;我是農村長大的,現在有條件了,看到家鄉還有這樣貧困的孩子,我想幫助他們,讓他們多讀書,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rd;這是&ld;90后&rd;輔警呂洪洋的一個心愿,雖然每月工資僅1500元,但大部分工資,他都用于捐助貧困家庭的孩子。5年來,他已資助了20多名貧困學生。
出生于1990年的呂洪洋,是河北省唐山市灤縣九百戶鎮派出所的一名輔警。雖是&ld;90后&rd;,卻顯得比同齡人成熟穩重。
談起自己資助貧困學生的經歷,呂洪洋表示,源自父輩的傳承。從2006年開始,呂洪洋的父親就經常往山區跑,到學生家去了解情況,為貧困學生送去生活必須品和學習用具。
2012年,從部隊復原的呂洪洋回到家鄉,成為當地派出所的一名輔警。從這一年開始,作為家中長子的呂洪洋代替父親,每年到學校給每名貧困生送去學習用品、衣物和500元現金,長期資助20多名學生。
&ld;我是從小經歷過苦日子的,但是到了貧困學生的家里,所見的一切還是讓我震驚。&rd;呂洪洋說,在一名貧困學生的家中,滿墻的獎狀和低矮破舊的土坯房成鮮明對比。&ld;這些貧困孩子非常有志氣。雖然家里很貧困,但是滿墻的獎狀讓人欽佩。&rd;
如今,呂洪洋資助的貧困學生很多已經考入大學,有些甚至考上了國內名牌大學。呂紅洋說,他沒有上過大學,孩子們就經常把在大學校園里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跟他分享,他能從字里行間體會到他們獲取知識的快樂,他能感受到他們對未來的憧憬。
在呂洪洋的帶動下,灤縣的很多年輕人也加入到愛心志愿者行列,該縣成立了以呂洪洋命名的&ld;洪洋慈善基金會&rd;。
隨著洪洋基金會捐資助學活動的不斷深入,各項榮譽也隨之而來。呂洪洋告訴中新網記者,他不喜歡儀式化的那種捐助活動,下一步打算深入燕山-太行山連片貧困地區的學校走訪了解,把各種學習物資送過去。
商喜民曾是灤縣商家村中學的校長,因為呂洪洋常去這所學校探望貧困學生,商喜民和呂洪洋逐漸認識,成為忘年交。
提起呂洪洋,商喜民連連稱贊,&ld;他是農村的孩子,走出農村了卻時常回來看看,資助貧困學生,這是社會的&ls;正能量&rs;。&rd;
商喜民表示,幾百元錢雖然不多,但是對于貧困學生來說,幾百元就能解決很多問題,一年的書本費就不用發愁了,呂洪洋的資助對于貧困學生的成長很有幫助。
在呂洪洋身邊,還有很多跟他同齡的朋友,說起呂洪洋,他的朋友都翹起大拇指。&ld;社會上對90后有種看法,就是&ls;小玩鬧&rs;不干正事,平常吃吃喝喝花個幾百塊錢也不心疼,現在我們也覺得心疼,所以他每回下鄉捐資助學的時候,我們也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這種感覺更開心。&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