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千萬別錯過 寶寶珍貴的第一次(2)
時間:12個月左右
寶寶通常在一歲左右開始搖搖晃晃地學習走路了。一旦寶寶開始走路了,他的視野開闊了,活動范圍也廣了,但同時也意味著在探索的過程中會遭遇到更多的意外。
錯誤反應:&ld;寶貝別哭別哭,哦……媽媽抱&rd;
學走路摔跤其實是難免的,但看著他跌跌撞撞地走出去媽媽已經夠擔心了。再看見寶寶踉蹌一下,摔倒在地上,沒有媽媽不心疼。況且有的寶寶摔倒在地上就哇哇大哭,或者不知所措地看著你。做媽媽的往往下意識地趕緊把寶寶扶起來,抱在懷里好好安慰。
耐挫力的好壞有時會決定人的一生,而媽媽總不可能保護寶寶一輩子。寶寶的第一摔跤正是他面對人生的一次挑戰,所以如果媽媽一開始就馬上幫助他,對他以后獨立能力以及耐挫能力的培養都沒有好處。
正確做法:
媽媽就應該狠狠心不去抱他,而在旁鼓勵&ld;寶寶,快自己爬起來,你真棒!&rd;實在不行時再幫一把,扶他起來。這樣看似&ld;狠心&rd;的第一次,其實這就是在培養寶寶的耐挫力。
時間:10-18個月
這時候的寶寶往往已經能跌跌撞撞走幾步,隨著他探索領域的擴張,他似乎越來越喜歡冒險。比如可能會去拉桌布,可能會把地上撿來的東西塞到嘴里…
錯誤反應:&ld;不可以,這樣太危險了&rd;
寶寶在這個階段似乎常常在考驗媽媽的忍耐能力和監護能力,因為很多時候寶寶的舉動太出人意料了,護子心切的媽媽自然會不分說地制止了。
媽媽要嘗試著從寶寶的角度來看待他的新發現。過于成人化的智,往往會打擊寶寶的好奇心,成為學習、成長、發展創造性的隱形障礙。
正確做法:
不要時時以尖叫來影響寶寶探索的樂趣,如果寶寶把一些不能吃的東西放進了嘴巴,最好輕輕地告訴他:這是什么,是干什么用的。然后順勢把東西從寶寶手里取走。有時間的話,最好趁著寶寶對它感興趣的時候,與他一起做做游戲,和寶寶一起分享他的發現,寶寶才能在不斷的探索和了解之中,接受和學習新事物。
錯誤反應:&ld;怎么辦!求助!&rd;
寶寶即使是母乳性黃疸,但精神好,吃得好,父母就不用過于焦慮。只有當黃疸特別嚴重而且寶寶精神狀態不好時,才考慮病性黃疸。母乳性黃疸輕者無需治療,嚴重的話可暫時停止哺喂母乳兩天,其間用配方奶粉代替。
如果48小時之內黃疸改善,可再重新喂食母乳。如吃母乳后仍出現黃疸,可改為隔次母乳喂養逐步過渡到正常母乳喂養。若黃疸嚴重,可考慮暫停母乳喂養,黃疸消退后再恢復母乳喂養。一般母乳性黃疸預后良好。病性黃疸說明寶寶有其他方面的問題,需要及時就醫。
正確做法:
1、黃疸褪去后,在恢復母乳的過程,母乳得慢慢增加,不能一下子全回到母乳喂養,開始一天替換一頓,混合喂養寶寶,期間仍然給寶寶多喝水,多曬太陽,也給寶寶一個適應的時間,以防黃疸再來。
2、多給寶寶喝水和曬太陽。
3、黃疸持續的時間長短不一,媽媽要注意觀察寶寶的情況,如果寶寶黃疸長時間沒有變淡,而且精神狀態不好,應及時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