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多大可以停用紙尿褲
各位家長朋友們,你們在教小孩子的過程中有沒有發現,孩子在很小的時候都是需要我們大人來幫助他們控制排便排尿的,一般得到了三四歲的時候才能夠慢慢的改變這個現象,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這方面的內容吧。
一般來說,寶寶通常要到3歲左右才會自如地控制排便排尿,在這之前尤其是一歲半以前于寶寶對大小便的把控能力有限。這是于嬰兒大腦機能發育尚未完善,對基本排尿中樞的抑制能力較弱,而且控制排便排尿的尿道括約肌和肛門括約肌也尚未發育成熟。也就是說,即使你不穿紙尿褲,寶寶該尿還得尿,因為這是身體發育決定的。
因此,在一歲半之前尤其是一歲之前還是盡量使用紙尿褲,讓寶寶能隨心所欲的大小便,不造成心負擔,也能好好睡覺。
一歲半以后,白天可以嘗試去掉紙尿褲,訓練孩子小便到便盆或者馬桶里,夜間仍需要使用紙尿褲,隨著孩子控制尿的能力增強,再逐漸去掉夜間紙尿褲。
另外,停用紙尿褲的最好時機是夏季,因為在冬天突然停用,孩子尿床后濕漉漉地躺著,容易感冒。特別是在會走路之后,走起路來會磨腿。這樣,孩子會劈開腿走路,時間一長對孩子腿形發育很不利,影響他們的行走姿勢。
專家提醒,寶寶停用紙尿褲的最佳時間應該是在孩子2歲之前。如果一直使用紙尿褲,習慣成自然,很容易導致習慣性或懶惰性尿床。過長時間穿紙尿褲對孩子有害無益。比如,可能造成慢性感染和膀胱畸形等。而且也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穿紙尿褲的孩子在集體接觸中更容易被傳染上疾病。
雖然尿不濕能減輕爸媽的壓力,但是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建議寶寶穿紙尿褲不宜太久,隨著寶寶的長大,爸媽應適當的培養寶寶自覺上廁所的習慣,及早擺脫紙尿褲。
隨著每個寶寶的誕生、長大,家長們都要面臨一個問題:要不要給孩子把尿?什么時候把尿合適?專家指出,一歲內寶寶不建議把尿,盲目把尿會引起孩子抗拒,也不利于孩子膀胱儲存尿功能的建立。
要不要給寶寶把尿,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支持給寶寶把尿的家長認為,把尿方便,環保還可以節約成本;反對給寶寶把尿的家長則認為嬰兒的生和心發育還不足夠成熟,無法有意識地自控排便,家長強制性地把尿,給寶寶的生與心都造成了傷害。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原兒科主任張思萊指出,一般不建議一歲內的寶寶進行把尿訓練,因為家長掌握的時間不對,很容易引起孩子抗拒,反而給以后的如廁訓練帶來困難。&ld;不過有的孩子如果對把尿不抗拒,家長又比較準確掌握孩子尿的規律,也不反對給孩子把尿。&rd;
據了解,寶寶剛出生時器官發育還不成熟,膀胱容量小,腎臟代謝也不完善。大部分寶寶在一歲半到兩歲之間,膀胱才能發育得能憋住尿了,才能明白自己必須上廁所時的身體感覺信號,并會提前告訴你。另外,寶寶長到一歲半以后,一般都能靈活坐、站、行走、蹲、起了,這說明他們的肌肉神經已有了一定的發育。從生上看,他們開始能夠控制便便或尿液的&ld;存&rd;與&ld;放&rd;;從心上看,寶寶也能聽懂大人的指示。
此時可以訓練寶寶表達&ld;尿意&rd;,同時,訓練寶寶坐盆。為了培養孩子如廁習慣,建議家長做出榜樣,帶孩子去衛生間,告訴孩子小便要去衛生間,尿到馬桶里,孩子往往喜歡模仿,當孩子往馬桶里尿后要及時表揚孩子,以鞏固這個行為,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如廁的習慣。
擺脫了紙尿褲之后就要開始給寶寶如廁訓練了,那么什么時候開始如廁訓練比較合適呢?孩子如果有以下表現,就表示他可以接受如廁訓練了。
1 孩子經常說我可以自己來做,這表示他想變得更獨立。
2 他已形成自己的排便習慣,比較定時,而且在快要大便的時候會臉紅、神情專注。
3 他能自如地自行穿上褲子和脫下褲子。
4 男孩子很有興趣跟他爸爸一起是上廁所,并模仿爸爸的動作。
5 他的體格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能自己走到放置便盆的地方,坐在便盆上解決。
6 他知道尿尿和大便的區別,他可能會在你給他換尿布的時候提到這些。
7 你可能發現他能較長時間不尿濕尿布,最長能達到3‐6小時的持續干爽狀態。這顯示他的膀胱功能和控制能力都在不斷提高。
8 他能解你的話,并聽從一些簡單的指令,譬如&ld;去把你的小熊拿來。&rd;
9 他開始能意識到自己需要大小便時的那些感覺,而且能表現出來,譬如樣子看起來很不自在、身體蜷縮起來。很快他就能學會在大小便之前告訴你他的這些需要。
10 如果尿布濕了,他會覺得不舒服,而且會向你抱怨求助。
11 他可能在每次尿濕之后都會把紙尿褲扯下來,這意味著他可能一天要用上10條紙尿褲。如果真的是這樣,簡單地計計成本,你就會發覺是時候讓孩子學習用便盆解決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