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母乳喂養,準媽媽應該了解六個問題
喂母乳有利新媽媽的乳腺健康,也有益于建立母嬰之間的情感鏈接,是最&ld;雙贏&rd;的喂養方式。但哺乳經驗不足有時會導致新媽媽放棄母乳喂養,多學習一點健康知識,讓哺乳更健康順暢。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知識吧。
產科醫生發現,什么時候開奶是非常因人而異的事情。有的人生產前就已經開始分泌乳汁,有的新媽媽則是在產后幾個小時后才開始泌乳。有些新媽媽因為開奶晚就以為自己天生奶水不足,因此早早開始了奶粉喂養,讓寶寶失去了吃母乳的機會。每個母親的開奶時間不同,但讓寶寶早早開始吸吮奶頭是非常重要的。
抓住吸吮黃金30分鐘
寶寶出生后30分鐘吸吮反射最強,此時應有效地實施&ld;三貼&rd;,即胸貼胸、腹貼腹、嬰兒口腔貼媽媽乳房。以及&ld;三早&rd;:早撫觸、早吸吮、早開奶。這樣做可以刺激乳頭神經末梢引起催乳素的釋放,使奶水順暢分泌。另外,生產后要盡量母嬰同室。因為母子觸摸、嬰兒哭鬧、母子對視、嬰兒氣味等不僅可以增進母嬰感情,還是一個良好的刺激信號,可有效地刺激泌乳系統,解除下丘腦抑制導致泌乳素增高,乳汁分泌自然。
第一次做媽媽當然經驗不足,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哺乳姿勢不當導致的勞累。產科專家建議以下姿勢能讓新媽媽比較舒適地完成寶寶的哺乳任務。
搖籃式:坐直,讓寶寶側臥在膝蓋上并面對你;用手臂支撐寶寶的頭、背和臀部,然后將寶寶的臉調到靠近乳房的位置;用乳頭輕觸寶寶的嘴和臉頰。這種媽媽環抱寶寶的姿勢能讓寶寶感到安心舒適,適合大多數新媽媽。
足球式:將寶寶舒服地放到手臂上;用手托住寶寶的頭和脖子;讓寶寶的腳從腋下向后背伸展;用枕頭支撐你的手臂,用空閑的手指引寶寶的嘴靠近乳房。適合剖宮產、乳房大或喂養雙胞胎的媽媽。側臥式:你先側臥,再讓寶寶側臥面對你;讓寶寶的頭靠近低一側的乳房。當寶寶開始吸吮乳汁,你可以用乳房同側的手臂支撐頭部。適合剖宮產媽媽。
產科醫生發現:因為疼痛、麻藥等問題,剖宮產媽媽的泌乳始動時間要比自然分娩的媽媽晚近10個小時。很多新媽媽擔心藥物對乳汁會產生不良影響,另外,疼痛也是很多新媽媽選擇喂養奶粉的原因之一。
產科專家說:其實,剖宮產婦通常采用硬膜外麻醉,麻醉劑量小,藥性不會對奶水造成影響;而剖宮產媽媽可用鎮痛泵來幫助自己緩解疼痛,以保持更好的體力來進行母乳喂養,而且不會影響奶水安全。建議剖宮產媽媽術后30分鐘后也要開始母乳喂養。體位最好采取平臥位,讓嬰兒趴在身上喂哺,待術后6小時后再采取側臥位哺乳。
乳頭凹陷指乳頭在乳暈中無法突出于外部。雖然乳頭凹陷有先天原因,但問題輕微的媽咪仍然可以哺乳。如果乳頭只是稍微扁或為臍狀乳頭,媽媽在每次哺乳前將乳頭輕輕拉出,送入寶貝口中,等他含住乳頭并能吸吮就可以了。另外,利用冰敷可以讓乳頭自然直挺出來,也是一種較為自然的身體反應。如果乳頭凹陷嚴重,建議使用吸奶器,使用一段時間乳頭就會凸出來。目前有一些市售的乳頭吸引器,輕松一吸即可讓乳頭突出,非常好用。
乳腺炎是于乳頭吸吮不當而導致皸裂,如果沒有注意保護好乳頭衛生細菌趁機侵入,加上乳汁積而引發的一種炎癥,癥狀包括:發燒、肌肉痛、疲勞、乳房變硬且紅腫甚至流膿等,給新媽媽帶來了身體上的巨大痛苦。
產科專家建議:每天要用溫水沖洗乳頭,并用毛巾擦干。以保證乳頭的衛生。開奶時要對乳房進行熱敷和適當按摩,發現乳房上出現小奶塊要盡快揉開。另外,不要規定喂奶時間,而應該按需要喂養。乳房脹時應該用手按壓排空乳房中的乳汁,并在喂奶前后按摩疼痛區域。同時提醒新媽媽注意睡覺時要保持仰臥或者側臥姿勢,不要讓乳房有太大的壓迫感。如果乳房腫脹、疼痛的感覺在8~20個小時之后沒有消失,或者開始發燒、乳房紅腫嚴重,要趕快去看醫生。
除母乳外,不應喂新生兒任何奶粉和飲料,也不要使用奶瓶和橡皮奶頭,原因是寶寶能輕易吸出奶瓶中的甜奶時,就不愿費力吸吮媽媽的乳頭了,這就是所謂的&ld;乳頭錯覺&rd;。如開始哺乳奶水不足而不得不喂配方奶時,記得要用小勺子經口喂入,而不要用奶嘴。新媽媽可以適當喝一些鯽魚、豬蹄黃豆湯等幫助分泌更多乳汁,建立哺乳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