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體重減輕是不是因為吃得少了嗎
&bsp; 新媽媽常常會疑惑,寶寶出生后的幾天體重會有些下降,以為是母乳不夠,寶寶吃不飽造成的,那么寶寶體重減輕是不是因為吃得少了呢?下面小編就來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新生寶寶出生后前幾天會出現體重下降,稱為&ld;生性體重下降&rd;。寶寶的體重會比出生時減少3%~9%,這是因為寶寶出生后皮膚上胎脂的吸收和環境變得干燥,使皮膚喪失較多水分,同時體內排尿、排出胎糞、吐出羊水,加上剛出生的寶寶吸吮能力弱,吃奶少使體重暫時下降。只要合喂養,一般10天左右寶寶的體重就能恢復,并正常增長。
但如果生后第10天寶寶仍未回到出生時的體重,就不是&ld;生性體重下降&rd;,應找找原因,是喂養不當,奶量不足,還是寶寶病了。
媽媽知道嗎?
每一次哺乳時,兩個乳房都要讓寶貝吸吮,這樣都能夠得到足夠的刺激。另外,在每次哺乳后,應將兩側乳房盡量排空或吸空,這個過程類似于寶貝的吸吮刺激,可以使乳汁分泌得更多。還要注意增加熱能和蛋白質的攝入量,可增加泌乳量。正常情況下,產后乳汁分泌量會逐漸增多,尤其那些營養狀況良好的媽媽,每日可泌乳達800毫升。但是,當媽媽熱量攝入很低時,可使泌乳量減少到正常的40%~50%。一般說來,媽媽食物的攝入量要比平常增加1/4~1/3,多喝一些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比如催乳的湯類;在兩餐之間最好飲水或其他飲料。
爸爸媽媽要注意!
醫生在幫助分娩時,會用產鉗夾嬰兒的頭部,從而在嬰兒頭上留下痕跡。這些痕跡在頭的兩側和前額最容易看到,有時在臉上也看得到。這些痕跡很快就可以痊愈,不會形成瘢痕。有時,父母可能會看到&ld;深鉗傷&rd;,這是醫生在用產鉗時損壞了寶寶的皮膚及皮下脂肪。分娩4~8天后這種情況會變得更加明顯。但絕大多數的鉗傷,在幾周后自己會痊愈,而不會引起合并癥。
這樣做,媽媽更健康
很多媽媽在分娩后會發現腋下長了腫塊,疼痛不堪。事實上這類腫塊是一種先天發育不良的乳房組織,稱為副乳腺。于平時沒有乳汁分泌,所以沒有任何感覺。但在產后,于乳汁的分泌導致腋下的副乳中乳汁淤滯,才產生了脹痛感。針對這類腫塊,新媽媽們不要緊張,也不須求醫治療,實在難受時,可服止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