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秋季入園建議盤點 讓孩子快樂上學
&bsp; 時光飛逝,為期兩個月的暑假生活轉眼間就已經快要結束了,再過不久,將會有一批年幼的小朋友們將要踏出家門,正式進入幼兒園學習生活啦!大家是不是有點兒激動、有點兒不安、又有點兒竊喜呢?不安是因為擔心寶貝沒辦法獨自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喜得是小寶貝們終于長大了,能夠離開父母的懷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9月開學季,一批小寶寶也要進入幼兒園了。入園對孩子來說,是人生中的一個新的起點,也是另一個&ld;斷奶期&rd;。可對于家長來說,卻是一場艱難的&ld;戰爭&rd;。歷盡千辛萬苦幫助孩子選擇了一所滿意的幼兒園,才是孩子入園的第一步而已。
孩子入園前必須具備哪些能力?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如何才能讓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快來看看經驗豐富的家長和老師的建議吧。
&ld;孩子對陌生環境都會有一定程度的焦慮感,所以父母一定要提前給孩子打&ls;預防針&rs;。&rd;家住管城回族區的吳女士說起去年兒子入園的經歷,感觸頗多。為了讓孩子保持對幼兒園的新鮮感,她并沒有過多地跟兒子碩碩提過幼兒園的生活。碩碩從熟悉的家庭環境來到完全陌生的幼兒園后,產生了諸多不適,每次在她要離開幼兒園時都會瘋狂哭鬧喊叫,讓她手足無措。吳女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提醒各位家長,入園前最好能夠多抽出些時間帶孩子到幼兒園附近參觀,讓孩子了解周圍的環境,認識老師及小朋友。也可以將幼兒園的趣事講給孩子聽,使孩子從內心向往幼兒園。
采訪中,不少專家和老師都建議,在孩子入園前,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了解幼兒園作息制度,熟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讓孩子做足心準備。可以在報名前了解幼兒園的生活制度,然后在準備入園前的一段時間,開始針對性地讓孩子的一日生活安排盡量向幼兒園看齊。這樣的話,等孩子真正入園以后就能更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了。
對初入園的孩子而言,情緒上難免會有起伏、跌宕,孩子一生中最大的&ld;分離焦慮&rd;往往就是這時產生的,一般持續時間通常是1~3個月。但采訪中,記者發現,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是用哭鬧來表達自己的焦慮。
&ld;我們孩子就是剛開始不哭,過了幾個星期才開始哭。&rd;&ld;我們上幼兒園就沒有哭,但是能明顯感覺到他不太適應,心情不好,身體健康也出了問題。&rd;有不少家長反映孩子剛入園后情緒沒有太大波動,反而是過了一段時間出現了異常,讓他們非常擔心。
&ld;不同的孩子入學后情況會有所不同。&rd;一些經驗豐富的幼兒園老師告訴記者,有的孩子一入園就表現為大哭大鬧,不肯上幼兒園;有的孩子一開始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對新環境極其感興趣,但隨著新鮮感的消失,他們就開始想家,開始哭鬧;有的孩子雖然不哭,但天淚眼汪汪,情緒低落,不愿吃飯;還有的孩子甚至會表現出生上的種種不適,如頭痛、肚痛等現象,但一回家癥狀馬上消失。其實,這些各種不適都是分離焦慮的具體體現。
如何才能有效緩解分離焦慮呢?專家建議,家長在孩子剛入園期間一定要增加親子互動,讓孩子更有安全感,同時也要多和幼兒園老師溝通,學會用科學的方法穩定孩子的情緒。尤其是把孩子送入幼兒園后一定要果斷地轉身離開,不要和孩子有擁抱、親吻等過多的親昵動作,避免引發孩子更多的分離焦慮。
馬上要入園的孩子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呢?專家認為,讓孩子學會簡單的生活自能力,是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的重要基礎。因此,入園前,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用勺子吃飯,用杯子喝水;自己會洗手擦嘴;要教會孩子大小便自,至少也要達到想上廁所知道找老師的水平;同時也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穿脫簡單的衣、褲、鞋襪等,讓孩子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有許多剛送孩子入園的媽媽都會抱怨,還沒上幾天幼兒園呢,就開始生病,在家把病養好了,再送去,很快又會生病,第一個月幾乎都沒有上學。其實,這些孩子&ld;入園即病&rd;,主要是因為免疫力差和不適應新環境。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免疫系統還沒有完全發展好,和幾百個孩子共同生活在一起又增加了交叉感染的可能,因此就很容易生病。一些經驗豐富的幼兒園老師提醒各位家長,孩子生病了不要著急,應主動配合幼兒園建立寶寶自己的&ld;防御&rd;系統,同時注意孩子的營養,加強運動,孩子體質就會越來越好,過了這一段適應期就不那么容易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