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您關注兒童聽力健康很重要
&bsp; 孩子是家長的一切,作為家長的,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希望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但是,家長們可千萬別只顧著關注孩子的視力健康,而忽視了孩子的聽力健康。因為現在在我們生活的周圍,無處不在的噪音污染正在威脅著孩子的成長,家長提前預防很有必要哦。
孩子是社會的未來,孩子的聽力是否健康,關系著其能否與別人進行正常交流并融入社會。
3月3日,是全國第十七個&ld;愛耳日&rd;。本次&ld;愛耳日&rd;主題為&ld;關注兒童聽力健康&rd;。
【預防】
避免服用對聽力有損傷的藥物&ld;耳聾,是聽覺傳導通路器質性或功能性病變導致不同程度聽力損害的總稱。&rd;鄭州博愛眼耳鼻喉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黃順寬介紹。
耳聾可劃分為三類,傳導性耳聾、感音神經性耳聾和兩種均有的混合性耳聾。
造成傳導性耳聾可分為先天和后天兩種原因。先天原因主要為外耳道閉鎖、中耳結構發育異常等。
后天傳導性耳聾,可外耳道異物、耵聹、癤腫、中耳炎等原因引起。其中小兒中耳炎發病率較高,除了可造成聽力喪失外,還可引起嚴重顱內、外并發癥而危及生命。
如果家長發現小孩哭吵不安、搔耳扭頭(學語前小兒)或訴耳痛、耳閉塞,耳流水流膿、對聲音反應遲鈍、喜將電視聲音開大等,應盡早帶小孩到耳鼻喉科就診。傳導性耳聾一般經過積極治療聽力可以恢復。
小兒感音神經性耳聾病因繁多,包括遺傳、感染性疾病、藥物、出生時產傷、缺氧等。以藥物性耳聾為例,要預防藥物性耳聾除了要注意孩子的用藥安全外,孩子母親在孕期就要注意,避免服用一些對胎兒聽力有損傷的藥物,如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
另外孕婦還要盡量避免感染感冒病毒、皰疹病毒、風疹病毒等,避免接觸X射線。
【治療】
聽力障礙干預越早效果越好
黃順寬說:&ld;對于患有聽力障礙的小兒,及時發現與治療非常重要。&rd;
正常小兒出生后就有聽力,并且可以測出有無聽覺異常;6個月以前的小兒對突發聲音會面肌震顫、眨眼、轉頭找聲源;1歲左右幼兒會模仿大人發音,自發雙音節詞,如爸爸、媽媽等;2到3歲幼兒可以說200個單詞。
聽力損失的小兒則語言發育遲緩甚至喪失致啞,嗓音因缺乏聽覺調控高低不均,語言含糊、構音困難、智力發育多延遲或受阻。
黃順寬介紹,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把家長的話當耳旁風,有些不是個性的問題,而是因為孩子聽不見。
比如有的孩子看電視的時候老是要求聲音大一點,但其他人會覺得聲音已經太大了,這說明孩子的聽力是有問題的。家長也可以從一些細節上去關注,比如在背后叫孩子,沒有應答,或者是有異常響動時,大家都有反應,但孩子沒有動靜,等等。在發現孩子有聽力問題時,要盡早到醫院檢測聽力情況,一旦確定有聽力障礙應立即進行治療。
于造成聽力障礙的原因有很多,在治療前要明確。建議家長多聽幾家大醫院專家的意見,有助于做出正確選擇。
病因明確,家長可首先考慮進行規范、系統的病因治療,治療無效者酌情考慮選配助聽器或施行人工耳蝸。
無論選擇病因治療、選配助聽器或施行人工耳蝸,絕大多數小兒的聽力康復是一個比較漫長(一般以年來計算,但不排除少數早期治療者快速康復的可能性)的過程。對此,患兒家長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鏈接
喂奶姿勢不當可能造成聽力損傷
要想讓寶寶擁有正常的聽力,孕婦從懷孕開始就要十分注意,黃順寬主任對現實生活中一些比較常見,家長又很容易忽視的問題進行了集中介紹。
1給寶寶清耳垢必須去醫院
孩子耳垢比較多,形成了團狀,像個塞子一樣塞在耳朵里面,就需要帶寶寶到醫院,請醫生幫助清,而不能家長自行處。在醫院,醫生可以通過耳燈或者反光耳鏡直接觀察耳道內部的情況,耳垢較多時,可直接用棉簽或醫用鑷子取出。
當耳垢已經形成耳垢石很難取出時,醫生還可以選用滴耳液軟化耳垢。軟化的耳垢會從外耳道排出,也很容易清。
2呼吸道感染
要問問寶寶是否有耳部不適
當孩子患呼吸道感染時,致病菌非常容易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不過,這種急性中耳炎一般是在感冒后7~10天才會發作,因此很容易被父母忽視。在寶寶呼吸道感染的癥狀已經消失后,父母還需要關注寶寶是否出現中耳炎的癥狀。
3人工耳蝸,植入就是痊愈?
有些家長以為只要植入了便是痊愈了,孩子就能像正常人一樣聽到聲音、開口說話,這是完全錯誤的觀念。
并不是所有的人工耳蝸植入患者都可以獲得相同的術后效果,手術的療效與患者自身條件、人工耳蝸的性能、手術狀況以及術后康復訓練等密切相關。
4寶寶患了感冒,不要坐飛機
孩子身體狀態很好的情況下,乘坐飛機一般不會有太大問題。在飛機起飛和降落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通過吃奶或者吸吮安撫奶嘴等方法來減輕耳部的壓迫感。但是在寶寶患有感冒時極易引起中耳炎,最好不要坐飛機。因為這時候咽鼓管處于一種水腫的狀態,會加重對耳部的壓迫。
本文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責任編輯:黃歡_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