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幼師教學方式獨特 幼兒園怎樣留住男幼教(2)
&ld;20多年前剛進園時我被當作了 &ls;大熊貓&rs;。&rd;潘浩瀚回憶說。對如何鼓勵更多男幼教堅守教學一線,潘浩瀚也是喜憂參半:一方面,每天能和孩子們相處心情很愉悅;另一方面,于思維方式不同,個性粗獷,與女園長、女同事相處如何保持個人特色,可能還需不斷磨合。
初入園時,潘冬也很疑惑,第一次面對孩子,他模仿女教師奶聲奶氣地說&ld;小朋友們好嗎?&rd;話一出口,自己也是一身雞皮疙瘩。在日后教學嘗試中,他探索出男幼教的教學語言不能&ld;裝嫩裝嗲&rd;,應該&ld;簡約、幽默、干脆、自然&rd;。
每天面對成群的孩子和女教師,男幼教怎樣才能既保持本色又不被同化?記者了解到,本市每月有多個男幼教沙龍,一來展示男幼教專業風采,二來加強互動交流。閔行區現有男幼教近40人,占全市男幼教近1/4。&ld;讓他們像兄弟一樣經常聚聚,更有歸屬感。&rd;閔行區幼兒園男教師沙龍負責人、全市唯一一名學前教育男教研員蔡志剛說。
男幼教招進來了,怎樣更好規劃職業發展之路,吸引留住他們?
&ld;80后&rd;諸君是本市第一位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畢業男幼教。2003年,他從華師大畢業后,先后當過幼教、園長,現任浦東新區東方幼兒園黨支部書記。回看過去,諸君感嘆:畢業時社會對男幼教還有誤解,覺得男幼教就是男保姆、男阿姨。在個人發展中,他也曾遭遇瓶頸。但隨著家長對男幼教需求高漲,有越來越多男生愿意加入幼教行業。上海現在擁有一批優秀的男幼教,有些從基層成長起來的男幼教開始走上幼教管者崗位,成為學前教育教研員。
男幼教的體大環境不斷好轉,卻仍有一些人陸續離開。上世紀80年代與潘浩瀚同期進入幼教界的20多名男同學中,至今仍堅守幼教一線的只剩五六人。潘浩瀚透露,因為難以度過&ld;磨合期&rd;,一些男幼教在30歲左右早早轉型了。
如何不讓&ld;孩子王&rd; 感到孤單?倪冰表示,這不僅需要全方位的關心,更要從評審、編制等體制機制上給予男幼教更多優先考慮。為更好吸引培養并留住男幼教,為他們設計更合適的職業發展規劃,閔行教育部門將考慮給予教學表現優秀的男幼教優先入編。閔行區教育學院院長惲敏霞說,男教師的虎虎生機和女教師的柔聲細語有機融合,將創造新的學前教育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