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預防近視有哪些好方法
數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各種智能電子產品一個接一個的進入我們的眼簾,方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的同時,也造成了一系列的困擾。比如,當下青少年視力每況愈下,讓家長們深感擔憂,那么,到底有什么好方法能夠有效預防呢?一起去聽聽專家的建議吧。
受訪專家: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大學眼科中心教授、主任醫師 陳躍國
健康素養第54條:青少年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要培養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預防近視、超重與肥胖,避免網絡成癮和過早性行為。
眼睛是人類觀察世界的“一扇窗戶”,然而這扇窗卻經常蒙塵。北京大學發布的《公民健康視覺報告》顯示,中國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比例已超過70%,就連小學生近視率都達到了40%。護眼也是健康素養之一,本期,我們特邀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大學眼科中心教授、主任醫師陳躍國為您詳細解答有關青少年護眼方面的疑惑。
為什么“小眼鏡”越來越多了?青少年近視眼高發的原因復雜,主要包含遺傳因素和后天環境因素。首先,亞洲地區本身近視眼高發,黃種人的遺傳基因決定了其近視發病要高于白種人。兒童過早開始用眼,過度使用電子產品,都成為近視的隱患。人從一出生到學齡前(5~6周歲)左右,該階段的視力狀況處于相對遠視,直到6周歲后,兒童眼部發育才基本接近成人。但是,現在很多兩三歲的小孩子就開始玩電子設備,影響了正常視力發育。而后天的不良用眼習慣,如打游戲、看電腦等,導致一些學生即便是上了大學后,近視度數仍有增無減。另外,空氣質量差,導致孩子戶外活動時間減少;城市高樓林立,局限了人們的視野范圍;營養攝入不均衡,個人體質問題等,都會影響孩子的視力發育。
假性近視是否需要治療和配鏡?顧名思義,假性近視并不是真的近視,屬于眼球內控制晶狀體形態的睫狀肌痙攣的現象。假性近視常見于學齡前兒童,當家長發現孩子瞇眼睛、看不清東西,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近視,從而過早戴上了近視眼鏡。實際上,這種現象可以通過充分休息或睫狀肌麻痹藥物來緩解。區別假性近視和真性近視需要進行散瞳驗光,不能僅僅通過簡單電腦驗光就貿然判定近視。過早配鏡可能破壞眼睛自身調節能力,增加眼睛疲勞,造成真性近視。另一方面,很多家長怕孩子一旦戴上眼鏡,度數會越戴越深,所以寧愿扛著,只是做眼保健操,針灸按摩,吃藥,就是不配眼鏡。其實,這也會增加眼睛的負擔,造成眼睛疲勞。所以,孩子到底需不需要配眼鏡,一定要在醫生建議下,根據檢查結果來決定需不需要馬上配眼鏡。
經常上網真的會造成視網膜脫落嗎?這個并不一定。視網膜脫離主要是由于視網膜變性或變薄,出現破孔,同時眼內玻璃體出現液化,水液滲入到視網膜下面,造成視網膜脫離。普通的近視使用光學手段就能夠有效矯正緩解,但是視網膜脫離和其他近視相關的眼底病變對于視力損傷則可能是永久性的毀滅。雖然有網癮少年因為連續上網導致視網膜脫離,但是根本原因可能不在上網。電腦屏幕的光熱刺激并不能直接導致視網膜脫離,但是會不會因此導致玻璃體液化,還有待研究。事實上,當事人可能在前期就已經出現視網膜變性或變薄,而上網只是一個誘因。而且,臨床上超高度近視的視網膜脫離發生率相比低度、中度近視反而更低。因為年輕人好動,外傷是導致視網膜脫離的重要誘因,超高度近視的人一般活動受限,視網膜脈絡膜瘢痕化,反而很少發生這種意外。
護眼燈或眼保儀能不能緩解近視?這類護眼設備特別受到家長們的歡迎,對于消除眼睛疲勞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如果真的近視了,再用護眼設備,對延緩近視的發展,并沒有根本改善作用。如果要明顯地改善,還是要多做戶外運動。另外,目前在眼科研究領域已被證明有效并能夠緩解近視發展的措施主要有兩個:1.角膜塑形鏡,簡稱為OK鏡。這種眼鏡在孩子晚上睡覺的時候配戴,白天能夠恢復正常視力。與普通框架眼鏡相比,能夠有效抑制眼睛度數增長。2.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止眼軸變長,但是藥物治療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在散瞳以后,可能會出現畏光、看近距離事物模糊等現象。也可能會產生過敏,或眼壓升高等副作用。因此,還是要在醫生詳細檢查后,判斷能否使用。
預防青少年近視有哪些好方法?青少年近視的防護是一個社會問題,需要學校、家長,還有整個社會的重視。預防青少年近視的最好方法就是“每天戶外運動2小時”,自然光對于眼睛視力和視野的調節有非常好的作用。室內閱讀照明設備最好采用可調節亮度的白熾燈,老師和家長要讓孩子養成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學校要給孩子們減負,減少課業負擔,保證戶外運動時間。家長也要注意平衡孩子的膳食結構,讓孩子多喝牛奶,多吃新鮮果蔬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幫助他們樹立愛眼、護眼意識,并對兒童期眼病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讓孩子擁有一雙健康的眼睛。▲
(本文由本報記者高陽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