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技巧幫助孩子養成學習規矩
人們常說,沒有規矩難成方圓,講的就是不管干什么都得講究一個&ld;規矩&rd;,當然,孩子學習也是,一個好的學習規矩,不僅能夠讓家長們少操點心,還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舉兩得。這里小編給大家了5個小技巧,供大家作參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哦。
當懲罰成為教導孩子懂規矩的主要手段,家長(微博)往往忽略了孩子良好的表現。若小孩完成了父母希望孩子遵守的行為,應給予獎勵。
過猶不及,這并非代表孩子每次自地上撿起回紋針,就給予巧克力糖獎勵。舊金山醫學中心精神病學主任特納(as Trer)表示,正面的獎勵有等級之分,。當孩子完成自己的房間,可以贊許他說:&ld;太好了﹗我很高興你能這樣做。&rd;有時,孩子的表現確實非比尋常,值得給予更大的獎勵。
或許為人父母者都曾聽說過,管教孩子要先將情緒冷靜下來。但現實生活中,碰見孩子惡意觸犯規矩時,有時父母會感到火冒三丈,情緒立即爆發。教育專家費伊(Ji Fay)說:&ld;管教孩子無須生氣,也不能大聲吼叫。處孩子不遵守規矩之前,先給自己冷靜思考的時間。同時,告訴孩子說:&ld;哇!這個作法真糟糕。我必須靜下心來,想一想如何解決這個問題。&rd;
孩子經常欲透過爭論,意圖使父母屈服,因此,父母應主動掌握爭論的方向,避免陷入爭辯輸贏的巢臼之中。例如,如果孩子說:&ld;這對我不公平。&rd;父母答說:&ld;我了解。&rd;他又說:&ld;我所有的朋友都有這個東西。父母回覆說:&ld;我知道。&rd;或者試用下列這句話說:&ld;我剛才不是說過了嗎?&rd;等同再次強化與孩子談好的規矩。重點是,家長話說得愈少,就愈能凸顯自己的立場。
當家長有時間說明白,孩子也聽得進去的時候,將規矩解釋清楚。假使規矩本身模糊不清,或者等到孩子觸犯后才開始談論遵守的原則,孩子一時將難以接受規矩的束縛。
此外,南加州兒科醫生希爾斯(Jaes Sears)博士建議,執行紀律要選擇適當時機。例如,父母有30分鐘的空檔,中斷孩子玩游戲,并告之父母須要協助。如果他真的動手幫忙,親子共同完成一件簡短和容易的任務,其結果是正面的,可以讓他回去玩游戲。相對地,如果小孩是以發脾氣的形式應對,那家長也有時間處這個狀況。
費伊說:&ld;人類最常見的學習方式,是經模仿和復制。家長的個人行為,較言談給人更為持久的印象。假使想要孩子誠實,先確保自己也是誠實無欺對待他人。如果想讓孩子有禮貌,無論是居家或在公共場所,父母也必須做個好榜樣。&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