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班級評出10名狀元 學生幸福感下降
時間:
小崔2
小學教育
在我們的心目中狀元好像是離我們很遙遠的事情,普通人一輩子也不能達到的,可是有個小學的狀元卻非常的多哦,&ld;他是狀元,我也是狀元,狀元多了是不是就不值錢了呢?&rd;25人的班級一年評出10名狀元,武昌積玉橋學校狀元太多讓師生陷入幸福煩惱。
11 歲的戚書圣被評為上月&ld;進步狀元&rd;,他覺得這個狀元來之不易。&ld;我喜歡看書,被評為讀書之星,一下子加了5分,另外在區級英語競賽中得了一等獎,給加了8 分,一下子成了進步狀元,趕上了很多成績拔尖的同學。&rd;戚書圣說,要是按每次考試成績算,他根本得不了狀元,這個狀元讓他很有面子。
一年前,武昌積玉橋學校推出&ld;學生綜合評定進步存折&rd;,每位同學獲得任何一項的班級肯定即存入3分,獲得校級獎勵或表彰即存入5分,獲得區級存入8分,省市級存入10分,國家級存入15分。受到處罰也要相應扣分。當月余額較之上月增長最高的被評為月&ld;進步狀元&rd;,每學期余額最高的被評為學期&ld;進步狀元&rd; ,學校統一頒發證書。
統計發現,僅有25人的5年級(1)班,共出現10名各級狀元,最高積分196分,最低積分26分,相差懸殊。
5年級(1)班班主任楮玉娟介紹,幫人做清潔、捐報紙都有加分的可能,學生都愿意積極去爭取,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但學生也私下議論,狀元多了不值錢了,一個月一個班上評出兩個進步狀元,有些偏多,學生的進步是緩慢的,她希望延長評定周期。
&ld;狀元并非泛濫成災。&rd;該校校長祝正洲認為,現在多的是月狀元,這個月是狀元不代表下個月也是狀元,論上雖然人人有機會當狀元,但絕不是易事。他說,對學生應以鼓勵為主,提倡進步就是成功,會堅持將狀元評定活動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