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必學的12項急救逃生攻略(2)
關節扭傷常會伴隨著肌腱組織撕裂或離位。傷員疼痛難忍,受傷部位腫脹,時間一長會出現青腫斑。最好全方位運動關節,以便確定是否扭傷。但不要過分劇烈擺動傷處,否則很可能會導致永久性損傷。用冷水浸泡扭傷的關節部位,可以緩解青腫。有必要的話,用繃帶支持,抬高傷肢并充分休息。扭傷腳踝后若仍必須趕路,就不要脫去靴子,否則,關節處青腫會使你無法再把靴子套在腳上,且靴子還起到類同夾板的固定作用。
很多人認為背包里的行李應該是重在下面,輕的在上面,事實上正好相反,應該把睡袋、衣物等輕物品放在下面,食品以及其他重的東西放在上面,這樣背著會比較輕松。一些常用物品,如雨具、藥品、指南針、筆、地圖等應放在包的側兜里,這樣便于使用。背包左右兩側重量應保持相同,背起來使肩受力均勻,不易感到難受和疲憊。背帶要牢固,并使之緊貼身體,讓背包成為身體一部分,并把腰帶也系上,讓腰部分擔一部分重量才不覺得負擔很重。背包打好后要進行試背,檢查一下背包是否貼近背部,是否有硬的東西頂著背部發疼,包里的東西是否穩固,兩肩吃力是否均等,如不平衡要調合適。
(1)平路:在平坦的路上行走,把步幅放大,這樣不僅可以節省體力而且便于休息。
(2)山路:山路行進的四種錯誤方式。第一,步幅太大,無節奏。第二,彎腰,面朝下,只看腳面。第三,一手插在褲兜里,一手提東西走路。第四,重心全部放在腳跟或前腳掌。在上路行走時可以選擇一根基本與自己等高的手杖,既可以做登山杖,又可用來開路、粗略測量、防身。
(3)上坡:步行上坡時,步幅要放小,手臂擺開,身體微向前傾,不要東張西望,若坡度大可以借助外力。
(4)下坡:下坡時,要全腳掌著地,身體微向后傾,目視前方,兩腿呈弓步,切忌并腳停下,這樣易跌倒。
(1) 影鐘法:在一塊平地上,豎直放置1米長的垂直樹干。注明樹影所在位置,頂端用石塊或樹棍標出,15分鐘后,再標記出樹干頂端在地面上新的投影位置。兩點間的連線會給出你東西方向‐‐首先標出的是西。南北方向與連線垂直。這種方法適用于任何經緯度地區,一天中的任何時間,只是必須有陽光,用它可以檢測你移動的方向。
(2)方向指示植物:即使沒有指南針或者陽光,你也能從植物中得出有關南北方向的信息。植物一般都趨向陽光生長,它們的花和大多數生長充裕的葉片在北半球時朝南,在南半球時朝北。樹干上苔蘚朝著陽光的一面會更綠、更充裕一些(對應面可能會變成黃色或棕色)。
選擇宿營地必須考慮到安全和舒適,想的地點應該是平坦無太多石塊,距離水源40-50米,可以防風防雨,而且不受落石、雪崩以及突如其來的漲水的威脅。夏季,露營地應選擇在地勢較高、干燥、通風且蚊蟲較少的地方;冬季,應注意避風和取暖。
不適宜搭帳篷的地點有:其一,山頂,通常山頂風比較大。其二,谷底及深不可測的山洞,此處潮濕且危險。其三,有流水痕跡的地方及河灘地,該地易受突如其來的山洪危害。其四,通向水源的山嘴,該處常為獸類飲水必經之路。
①學會表達和體會個人感受
學生可以嘗試在做完每一件事之后,與同伴、老師、父母表達自己的體會、分享自己的感受。這期間也需要父母、老師能夠多關心孩子本身,引導孩子抒發個人感受和情感。情感體驗缺失使得孩子不解自己,不感受自己,凡事都用超智的方式和人交往,這也會導致與人交往時關系膚淺、不深入。
②學會尊重
尊重包括很多,例如尊重自己、尊重師長、尊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尊重體現在能夠體察到別人和自己的不同,這樣才能夠去尊重別人的感受和行為,同時也要學會尊重自己。
③學會關心與合作
尤其是獨生子女,一定要學會怎樣去關心人,學會照顧、學會合作、學會為他人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