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進入小學,學習的壓力變大,孩子們在小學既要學習知識,又有沉重的作業負擔。這種壓力很容易壓垮孩子,讓孩子對學習越來越不在意,甚至產生厭煩的心。那么,作為家長,應該怎樣激發孩子的學習潛能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激發孩子學習潛能的方法吧。
學習壓力過大,可能造成孩子的厭學情緒,甚至可能壓垮孩子;但是,一點兒壓力沒有也是不行的,那樣孩子很容易因失去動力而放任自流。繁重單調的課業負擔,一方面造成孩子精神長久地處于緊張狀態中,一方面也導致他們對學習越來越不在意、麻木甚至產生厭煩情緒。但是,如果沒有必要的課業壓力對孩子的發展一定會好嗎?教育專家從一些孩子的學業進步和成長過程中體會到,孩子必須有適當的學業壓力,才能不斷追求、探索、進取。
實實在在地說,學習豈能無壓力?農時不可違,學時也不可違,孩子正處在掌握知識的重要階段,家長不給他們一點兒壓力、一點負擔,不幫助他們打下堅實的基礎怎么行呢?這是責任,不可推卸的責任。孩子在一定的年齡、一定的學習階段,必須不折不扣的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并且盡可能多掌握知識,才有助于將來的發展與成就。
一般來說,承受能力較強的孩子樂觀豁達,有滿足感和幽默感,熱情而有廣泛的興趣,行為自然,機智而自信,善于自我放松,有冒險精神,能自己面對困難,能愉快地接納自我,有自省能力,能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也能接受和解別人的意見和感受,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過失并承擔責任,能體貼和幫助別人,能與人較好的合作,在必要時懂得向他人求助。
承受能力較弱的孩子則表現得過于敏感和害羞,行為孤獨,不易結交朋友,不易與人溝通,對人際關系持敵對態度,總是擺出防衛的姿態,任性、固執、急躁、缺乏耐心、易鬧情緒,遇事愛抱怨、依賴性強,缺乏獨立性,行為畏縮,猶豫遲緩,經常以我不知道來回答別人的問話,經常做噩夢,容易感到疲倦,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值得一提的是,孩子的性格和行為都是受教育培養的結果,無論孩子多么缺乏承受壓力能力,經過教育培養都有可能轉化。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給孩子適當的壓力,來敦促孩子不斷進步,激發孩子潛在的學習能力和求知欲望;而不能一點壓力都不舍得給,讓孩子隨心所欲的去學去玩,這樣下去不但不能將孩子培養成才,同時也浪費了不少金錢。
總結: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平常僅用了一部分,往往借助于壓力才能淋漓盡致的發揮。如果沒有壓力,老是優哉游哉的生活,永遠不可能成就事業。但如果壓力過重,超過人的承受能力,無論如何拼搏都難以實現所制定的目標,這將傷害孩子心靈和身體,對孩子的成長不利。因此,在培養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給孩子適當的壓力,不要超過孩子的承受能力,否則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