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的常見的六個錯誤觀點 胎兒越大越健康
各位準媽媽們,你們現在懷孕了,是不是經常聽到這樣一些觀點,比如,屁股大的女人好生產、高齡產婦必須剖腹生孩子等等,這些觀點未必都是正確的,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科學的來認識一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哦。
作為未準媽媽的你,可否知道你的生孩子觀念會影響分娩的順利進行呢?下面為大家講述一些有關生孩子的常見錯誤觀念,幫助你了解更多生孩子的真相。
90%準媽媽錯誤認為:前一胎剖腹,下一胎也要剖腹。
如果第一胎開刀的原因是因胎位不正,羊水太濃稠、胎兒心跳不佳或個人因素,那第二胎自然產的成功幾率可達80~90%。但是第一胎選擇剖腹產若是因為骨盆太小、產程遲滯,那第二胎自然產將有高達60~70%的失敗率。有時候,第二胎采取剖腹產,是怕會造成子宮破裂。因此,第二胎的生產方式需視準媽媽的具體狀況而定。
醫生提醒:上一胎剖腹、第二胎要自然產,最好選擇能進行30分鐘緊急剖腹產的醫院。
40%未準媽媽錯誤認為:胎兒愈大表示愈健康。
體重太重、胎兒太大都會增加生產風險及困難,提高延長產程、胎兒缺氧、吸入胎便、手臂或鎖骨骨折受傷的危險,有時候還必須借助真空吸引,易造成胎兒受傷,母體骨盆、會陰受傷的機會也會升高。因此,胎兒不是愈大愈好,生產順利最重要。
醫生提醒:在肚子里的寶寶不用拼大小,在健康范圍就好。
醫生提醒:如果有良好的無痛分娩的服務應該好好利用,不需要投鼠忌器。
25%未準媽媽錯誤認為:大小孩會難生,小小孩一定好生
有些準媽媽認為3200克就一定生得出來,3800就不容易生出來。
其實,胎兒的大小跟生不生得出來沒有絕對的關系,大的胎兒還是可生得出來,也常有臨床遇到小的胎兒卻生不出。胎兒不好娩出的原因很多,會影響生不生得出來的因素,包括骨盆大小、子宮收縮力量、胎兒太小、對痛的忍耐度、出力的好壞等,胎兒的大小只是其中的一項因素。
醫生提醒:胎兒大小不是決定順產與否的唯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