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孩子理財能力有哪些方法
孩子雖然年紀輕輕的,但是已經(jīng)有不少家長在培養(yǎng)他們的理財能力了,畢竟哪個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揮霍無度,一點存款也沒。
培養(yǎng)孩子理財能力的方法
1、理財意識越早培養(yǎng)越好
家長從小就要注意及時教育孩子的理財意識。
比如,從小一有機會就帶著孩子去購物、去買菜,讓兒童理解買與賣的關系:一可讓孩子認識錢幣面額的大小;二可讓孩子感受到用錢交換物品的感受;三可有意識地讓兒童計算一下用10元買了6.5元應該找回多少錢呢?有時候我會很驚訝于菜市場里的兒童們,他們的心算速度絕不亞于成年人。
2、與兒童分析理財?shù)睦碛?/p>
父母要經(jīng)常與孩子分析理財?shù)睦碛桑豪缦嗤囊还P錢,買這個品牌還是買那個品牌?買這個型號還是買那個型號?并把它們不同品牌或不同型號的優(yōu)點缺點列出來進行分析,選出最適合自己的理財?shù)睦碛桑议L從旁給予指導,結(jié)合家庭經(jīng)濟能力來衡量。這樣不但可以建立孩子的金錢觀,還會讓他們知道錢怎樣使用才得當。
我們也可以在孩子面前算經(jīng)濟賬,跟孩子聊聊一個月自己掙了多少,打算做一個怎樣的收支預算。然后告訴孩子,每月為買日用品、其他生活必需品、衣服、孝敬父母等一共需要使用多少錢。
3、在理財賬本記錄收支情況
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記錄收支情況的理財賬本。在記賬和管理自己的金錢同時,能得到很多感受和收獲。同時也可以嘗試讓孩子參與家庭的理財和日常消費計劃當中,和爸爸媽媽一起記錄家庭生活收支,使孩子能區(qū)分物質(zhì)消費和精神消費的不同,并定期評價理財計劃的結(jié)果。
4、鼓勵兒童從小就用勞動賺錢
一些家長會把家務按勞動強度分成不同的價格,如掃地是1元,洗碗是3元,出去買醬油是5元等等,并登記在本子上,每月發(fā)一次“工資”,時間長了孩子就能買一兩件喜歡的用品或玩具了。如果數(shù)目較大,就可以用來儲蓄。
這個方法其實很多家長都有用過,但是我建議使用這個方法時我們可先限定一個時間比如暑假兩個月、半年或一年。一方面我們要讓孩子珍惜這種用勞動賺錢的機會,另一方面家長很忙要想長期堅持也不容易,我們的方法是既要培養(yǎng)教育孩子,但也不能事事用錢來衡量,設定時效性家長容易堅持,沒有時效性怕會流于形式,讓孩子覺得家長此一時、彼一時也不好。
5、讓兒童理解金錢的感覺
有時候孩子不知道金錢的感覺,比如上一節(jié)40分鐘的鋼琴課是150元,有時候孩子不知道金錢的多寡,當不專心地上完一節(jié)鋼琴課后,家長可以舉一個例子,讓孩子理解金錢的感覺,如:剛才上鋼琴課的150元,如果去超市買食品可以買一推車的食品呢1也可以有機會去超市買150元的東西時,指著物品告訴孩子這就相當于你一節(jié)鋼琴課的錢換來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