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皮膚為什么會青紫 原因是什么
新生兒青紫亦稱新生兒發紺,是血液內還原血紅蛋白濃度增高而在皮膚和黏膜上的表現。那么新生兒皮膚青紫是什么病呢?下面一起看看吧!
新生兒皮膚青紫的原因
新生兒青紫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癥狀之一,可見于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臟病、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及某些血液病,主要有以下幾種分類:
1、生理性青紫
正常新生兒在生后5分鐘內,有時可呈現青紫,是由于動脈導管與卵圓孔尚未關閉,仍保持著右至左分流,肺尚未完全擴張,肺換氣功能不完善,以及周圍皮膚血流灌注不良所致。5分鐘后,循環系統的改變已完成,動靜脈血流完全分開,口唇和甲床變成粉紅色。
但有時皮膚仍呈輕度青紫,尤其生后暴露在寒冷環境中,肢體遠端局部血流變慢,還原血紅蛋白增多,因此雖PaO2不低,肢端仍呈明顯青紫,稱為周圍性青紫,經加強保溫后青紫可減輕或消失。
2、暫時性青紫
正常新生兒在用力啼哭時偶可出現青紫,是因為啼哭時胸腔內壓增加,使右房壓力升高,超過了左房壓力,形成經卵圓孔的右至左分流,這種暫時性青紫在啼哭停止后立即消失。
3、中心性青紫
系由心肺疾病使動脈SO2和PaO2降低所致,根據病因可分為肺源性和心源性。
肺源性青紫:如新生兒窒息,呼吸道先天畸形如Pierre-Robin綜合征、后鼻孔阻塞、肺透明膜病、肺膨脹不全、肺炎、肺氣腫、氣胸、先天性膈疝、先天性肺動靜脈瘺、持續胎兒循環等。
心源性青紫:伴有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臟病,在新生兒期較常見的有法洛四聯癥、大血管移位、左心發育不良綜合征、肺靜脈異位回流、總動脈干、三尖瓣閉鎖和嚴重肺動脈狹窄等。
4、周圍性青紫
系由于血液通過周圍循環毛細血管時,血流速度緩慢組織耗氧量增加,而致局部還原血紅蛋白量增多,但動脈SO2和PaO2正常。
全身性疾病:心力衰竭時體循環血流速度緩慢,休克時心搏出量降低,周圍循環供血減少,毛細血管內血流淤滯,紅細胞增多癥時血液黏滯度增加,硬腫癥低體溫時血液濃縮心搏出量減少,均可使血流變慢,出現青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