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應該遵循"三分教七分等"原則你知道嗎
在孩子成長的不同年齡段,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也應該是不同的,并且,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促成的,所以,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講究方法,而不是讓孩子按部就班的根據自己設定的套路去完成,那樣不僅僅增加了孩子的壓力,還會造成孩子產生消極負面的情緒和心。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ld;三分教七分等&rd;的教育原則,希望對您教育孩子有所幫助。
太過復雜的語言孩子不僅聽不懂,而且會感到很厭煩,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盡量用簡單的、孩子喜愛的方式來進行溝通。例如猶太人為了讓孩子喜歡讀書,會在書中放一塊巧克力或者涂上蜂蜜,讓孩子感到&ld;書本是甜的&rd;,這就形成了孩子對于書本的&ld;首次感知&rd;良好。對于孩子的過錯,家長也應該用簡單的話為其講解道,以及改正的方法。
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認知水平是有特定性的,例如在孩子一般在一歲左右可以走路;在兩歲左右可以說一些簡單的話等等。因此,在不同的年齡段,家長應該了解孩子應該具有的能力,不能強迫孩子達到超過實際年齡應有的水平。
&ld;鏡子作用&rd;是指,家長在面對孩子日常的行為時,應該像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可以通過父母看到自己的行為,從而對自己加以反省。因此,對于孩子來說,父母不應該是讓孩子懼怕的對象,而是應該努力做好自己,讓孩子以自己為榜樣,并且愿意與自己溝通。
而除了教育以外,家長對于孩子應該具有&ld;七分等&rd;,意思是需要家長擁有足夠的耐心,陪伴孩子成長。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家長不能按照自己的要求來讓孩子遵從,而是應該尊重孩子自身的發展進程,相信很多家長都聽過&ld;牽著蝸牛散步&rd;的故事,因此家長不要總是感到路途是如此的焦急,而應該與孩子一起享受每個階段的喜悅以及為孩子的每一個進步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