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關鍵
很多家長會忽視家庭教育的意義,他們認為教育就應該是學校、老師的責任,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才是孩子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如果連家長都不進行正確的教育的話,那么孩子將永遠只停留在哪兒,止步不前。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幫助孩子了解自身的同時,學習更多的東西,長此以往的堅持下去,就會事半功倍。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昨天晚上看到了一篇家長報告,汗顏無語,內心充滿了敬佩。該孩子已經被清華大學錄取,在大學表現突出,功課好,能力強,興趣廣泛。他詳細介紹了孩子從小到大的成長經歷,取得優異成績與家庭教育出色密不可分。
他在博文里面提到一個主要的觀點,我尤為贊成。孩子成才70%以上因素來自家庭教育。一個充滿著暴力、血腥、空虛的墮落家庭,養出的孩子大多具 有暴力傾向、有反社會特征;家長們小氣、刁鉆,缺乏遠見,鼠目寸光,孩子們很少能夠打出一片天地,多以繼承父母的本業為主。家長們利益至上,崇拜權力,孩 子們則容易模仿。一個充滿溫暖、自、開放的家庭,更能培養出謙謙君子和名流淑女。家長們大氣、民主,具備慧眼,視野開闊,孩子們多數能夠有所作為,不同 于父輩,或許可以走到更遠、更高的地方。視野決定格調,發展來自思維。
同樣在一個班級,同樣的教師,一樣的教學方法,孩子們使用一樣的教科書和輔導資料。最后,孩子的學業成績各有差異,孩子的能力區別明顯。這固然 與孩子的個體因素有關,比如接受能力、性格特點、思維品質等方面,但是,至關重要的是家長在孩子教育過程中所做的種種努力。大量事實和數據顯示,文化氣息 濃厚、人脈資源豐富、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開放式家庭所培養的孩子,體上明顯優秀與那些不管教、任其自發展、信息缺乏封閉的家庭。
我有一個朋友,她在孩子幼小的時候,每天晚上嘗試著誦讀四大名著少兒版,帶著情感色彩繪聲繪色講解,孩子就在這樣的狀態里面長大。睡前故事和日 常閱讀成為每天的必修課,長久堅持下來,孩子深深愛上了閱讀。語言感悟能力逐日增強,表達能力明顯高于同齡的小孩。房間里面到處都擺放著各種雜志、讀物、 名著等書籍。空閑時間,孩子就捧起一本書,津津有味地閱讀著,樂此不疲,不管周圍如何喧鬧。即便上了初中,書店還是其最愛。父母們甚至要把午飯帶著,因為 孩子能在書店里面呆上一天。
我發現不少的大家,比如郭沫若、錢鐘書、楊絳等,包括國內一線著名的主持人,其家庭的國學基礎深厚,他們自小受到熏染和影響,身體里面就流淌著 文化的氣息。試想一下,如果孩子回到家里,看著父母親在麻將桌子上面壘長城,自然也會無心學習。如果父母們均在安靜地看書,做著積極有益的事情,必定感染 到孩子。想一想,以前自己的表現真是失敗。算是把兒子虧待了,是我們嚴重失職。下班后,婆婆做好了飯菜,我們匆匆就餐。之后的空閑,老公拿著手機看電子 書,一言不發。我養護自己的花卉,左瞧瞧,右看看,松土,施肥,修剪枝條。我們兩個把兒子徹底拋在一邊。孤獨的兒子要么是看動畫片,連續看四五集;要么就 是玩積木,有段時間還迷戀電腦小游戲‐‐植物大戰僵尸。人家的孩子有了進步,我們的孩子是原地踏步,歸根結底,是我和老公沒有認真對待孩子的教育引導問 題。
捫心自問,要想給孩子一個燦爛光明的未來,必須履行好家長的監護權、教育權,像一個父母的樣子。如今在錯綜復雜的社會環境下,各種思潮紛至沓來,享樂主 義、虛無主義、拜金主義等大行其道,孩子的成長干擾、誘惑多,凈土少,主流價值某些時候不堪一擊。經常有老師如此感嘆:&ld;學校引導孩子踏實做人,不說謊 話。結果到了家里,發現父母親是謊話連篇。&rd;&ld;學校教育孩子認真讀書,以后自食其力。家長們卻說讀書有個屁用,還不如走后門、撈偏道、走關系實在。&rd;這些 話語出自家長口中,煽冷風,說胡話,負面影響何其深,學校破口婆心一周的教育抵不過家長兩天的相處,以及言傳身教。故而導致這樣一種現象,學校5天+家庭 2天=0。單靠學校孤立的教育并不能形成合力。我們也接觸到不少的家庭,孩子天生聰慧、思維活躍,但是家長們忽略了平時的引導和科學的管教,最后孩子誤入 歧途,一無所成,蹉跎歲月,給社會造成危害,家長們后悔莫及。
要想孩子走向成功,家庭教育必須抓緊、抓實、抓牢,小事不可輕視,毛病不能遷就,小錯誤不能姑息縱容。尤其是小學階段,孩子的性格還未穩定,可 塑性極強。稍有放松,就會形成頑疾,習慣成自然,糾正起來難度大。家長們要有一顆善于學習的態度,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我們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折 射出美麗的光環,讓孩子找到正確的方向。唯有如此,孩子們亦步亦趨,跟隨在我們身后,朝著前方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