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慢性子寶寶的5個對策 給寶寶制定計劃是關(guān)鍵
家有慢性子寶寶怎么辦呢?學齡前兒童坐什么都慢騰騰的,尤其是在匆忙的早晨,是否更加讓你感到心急呢?在這里,小編要提醒家長們,糾正孩子慢性子應(yīng)該要有耐心,不可對孩子責罵哦。今天,就來看看怎樣處寶寶的慢性子吧。
不能用&ld;快點,快點&rd;來催促孩子。對于有些急性子的父母來講,面對做事慢慢悠悠的孩子,真是既著急又生氣,恨不得自己去替他做。而對于那些自己幫不上忙的事情,父母們就不斷地在旁邊催促孩子快點。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在他們的不斷催促下,孩子做事的速度非但沒有提高,反而變得更慢了。究其原因,其實是因為孩子內(nèi)心的節(jié)奏被父母打亂了,原本想好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的順序也完全變亂了,于是孩子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找回自己的節(jié)奏,做事自然變得更慢了。長此以往,孩子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會產(chǎn)生一種緊迫感,擔心自己會因為做的慢而被別人嫌棄,甚至因此而放棄對許多新事物的嘗試。因此,父母與其在旁邊不斷催促孩子,還不如讓孩子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去做事情,然后慢慢幫助孩子提高效率。
可以用規(guī)定時間的辦法幫助孩子逐漸提高做事效率。在心咨詢領(lǐng)域,有一種療法叫做系統(tǒng)脫敏法,即通過一系列步驟,按照刺激強度弱到強,小到大,逐漸訓練心的承受力、忍耐力,增強適應(yīng)力,到最后對原先引起焦慮的體驗不產(chǎn)生&ld;過敏&rd;反應(yīng),保持身心的正?;蚪咏顟B(tài)。同,父母們可以參照系統(tǒng)脫敏法的原,對孩子的慢性子進行&ld;脫敏&rd;。例如,在孩子想要做某件事之前,父母們可以詢問孩子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完成,如果孩子在規(guī)定時間完成,那么下一次就可以把這一時間適當縮短;如果孩子依然完成的很好,父母千萬不要忘了給孩子一些獎勵。通過這種漸進式、系統(tǒng)地縮短做事時間的訓練方法,可以使孩子做事情花費的時間逐漸回到一個正常、可接受的范圍內(nèi)。而一旦孩子養(yǎng)成的這種高效、迅速的行為模式,并逐步泛化到所有事情上時,慢性子的毛病也就改掉了。
除此之外,還可以從生活細節(jié)糾正孩子的慢性子哦。
1、孩子動作慢,可以通過游戲來加以改變。父母可以經(jīng)常與孩子玩一些小的競技游戲,使孩子在游戲中提高自己動作的敏捷程度。例如,比賽看誰吃飯快,比賽看誰穿衣服快等,這些游戲能激發(fā)孩子進取心。孩子喜歡玩,但是,玩多了孩子可能就會覺得沒趣,這時,要給予適當?shù)莫剟顏砉膭詈⒆拥?ld;勝利&rd;。
2、孩子可以與自己比賽。父母幫孩子設(shè)計一張&ld;比賽&rd;成績表,記下最初的時間,然后,每天記錄實際完成的時間,如果比以前有進步,就給予獎勵,如果沒有進步,保持原狀,或者退步,就不給予獎勵。父母可以讓孩子先從簡單容易的做起,逐漸向比較困難的任務(wù)進發(fā),一直到達合適的時間為止。這種方法,目的在于縮短完成每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時間,是克服動作慢的直接辦法。在此期間,家長要對孩子進行解釋分數(shù)的意義,激發(fā)孩子進步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