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法寶 5招教會寶寶管理情緒
孩子們一天天的長大了,逐漸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小想法,脾氣也變得越來越&ld;怪&rd;。他們只要一不高興,可是絕不會分什么場合的,只要他們的情緒得到很好的發泄,那就開心了,但是時常弄得爸爸媽媽們很沒面子。那么,如何改掉孩子的這一壞毛病,幫助他們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呢?
孩子的玩具或其他心愛之物被搶走了時,臉漲得紅紅的,甚至會出手打人。此時媽媽要做的不是責怪孩子不懂得分享,或表情輕松的對孩子說&ld;這有什么好生氣的&rd;,而是應該先接受孩子有憤怒等負面情緒的存在,并認同他。
隨后,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說,&ld;如果我心愛的東西被人搶走,我肯定也會生氣。不過,我們其實可以跟小朋友講講道,說不定可以要回來,或者協商一下,輪流玩這個玩具,或者一起玩這個玩具,說不定大家一起玩會更開心呢?&rd;
孩子心愛的東西壞了會有難過的情緒產生,這時媽媽最忌諱的是說&ld;早跟你說了嗎,要好好的愛惜的嘛&rd;,也不要立刻跟孩子表示壞了沒關系,可以再買一個新的。
對此類狀況,媽媽應該做的是傾聽和同情,告訴孩子知道他的難過,抱抱孩子,或者給他空間讓他自己呆一會。
倘若選擇立刻用擁有的快樂代替失去的傷痛,會讓孩子失去體驗悲傷情緒的機會,也就無法領受駕馭悲傷情緒的喜悅。
孩子會怕黑、怕狗,也可能會拍陌生人。那么,在其處于害怕時,媽媽應該做什么呢?
應先跟孩子共同體驗一下情緒,以同心展開交流,&ld;不僅小孩有害怕的時候,大人也有害怕的時候。害怕的時候,我們會想躲在爸爸嗎的懷里或者找一個安全的地方把自己藏起來。不過,有的時候害怕是沒有必要的。比如說,你以前很害怕上幼兒園,可是上了幼兒園之后你發現其實幼兒園很好玩,對不對?&rd;
每個孩子都會有妒忌,尤其是爸爸媽媽對別的孩子表示親昵,因此你會看到,當爸爸媽媽抱別的孩子,年齡小的孩子就會緊張,并通過哭泣或者拉扯其他孩子來捍衛自己的領地。
此時,媽媽不能立刻教育孩子不可小心眼,而是應該找機會告訴孩子,當別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時,也會妒忌,&ld;不過,我不喜歡妒忌的感覺,每次感到妒忌時,我都告訴我自己,我也有很多他們沒有的東西呢。想一想,媽媽每天都擁抱你,但是別的小朋友偶爾才能獲得媽媽一次擁抱呢!&rd;
孩子不小心打壞了家里面的東西,內心感到十分內疚。媽媽是該對孩子說&ld;打破魚缸沒什么大不了的&rd;,還是說&ld;父母不怪你&rd;之類的話呢?
其實都不是,媽媽應該做的是認可孩子的內疚情緒,告訴孩子如果自己遇到類似的事情自己也會難過。不過,內疚并不能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不如一起學會處打壞了東西之后的事,如清現場,再去買新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