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甩掉考試的心理包袱
每當考試的時候,孩子們總會有一些心理壓力和負擔,他們擔心考不好會怎樣,導致了考試綜合癥,作為家長,應該努力的幫助孩子甩掉這些心理包袱,讓孩子沒有心理負擔的去面對考試。這樣才能考出好的成績。想要了解更多家庭教育相關的知識嗎?請看孩子缺乏愛心怎么辦 父母怎樣培養孩子的愛心。
中考是考生重大的心理應激事件。在一年一度的中考過程中,有的考生進考場時就像騰云駕霧一樣,有的總想上廁所,有的胃痛或消化不良,有的看到試卷后大腦一片空白,有的頭痛頭暈甚至暈倒,有的出現手腳麻木、發抖等各種身體不適狀況,還有個別考生突發癲癇等急癥被送往醫院搶救。發生這些現象大多數是由于考生的心理包袱過重。
產生這些問題的主要因素是:考生壓力過大,精神負擔過重,期望值過高,缺乏自信,家長教養方式不當等。因此,備戰中考的孩子家長,不僅要幫助孩子做好各門功課的迎考準備,更要調理好孩子的心理,做好迎考準備。
第一,要幫助孩子消除來自各方面心理壓力造成的精神負擔,輕松面對中考。如存在心理壓力的,這些壓力來自于認為基礎知識不扎實的;成績不穩定的感到學習內容多、時間緊的。特別是來自于家庭的,怕考不好家長埋怨,對不起父母,還有的孩子自我擔心臨場發揮不好的。
這些心理壓力容易引發焦慮、緊張、恐懼、抑郁、負疚、自責等不良情緒,嚴重而持久的焦慮會損害個體的認知功能,包括記憶力、思維力、注意力,損害工作記憶系統,使應對策略及正常應對能力的發揮受到影響。
因此,備戰中考關鍵是孩子要學會自我減壓。同時,家長也要多為孩子營造良好、輕松的中考氛圍,以減輕對孩子的外界壓力。
第二,家長給孩子確定中考目標要避免高期望值。家長期望值越高,實現的概率越小。尤其是父母有高期望值的考生,心理負擔更重,備考中遇到困難時容易產生挫折感而出現焦慮等心理問題。所以,考生及家長最好不要事先確定中考目標,即使確定,也應切合實際。
第三,指導孩子摒棄自暴自棄的消極情緒,相信“我能行”。自信心與情緒狀態有密切的因果關系。所以讓孩子要充分認識自己的潛在實力,增強自信心,徹底甩掉“怕”字,腳踏實地備戰中考。
第四,家長要徹底糾正不當教養方式。有些家長教養方式不當,父母對孩子或嚴厲苛刻、過分干涉,或溺愛放縱、缺少心理關愛;還有的家長慣于打罵、訓斥、懲罰或者貶損、奚落現象。這使得這部分孩子的心理問題相對多而嚴重。中考學生正處于心理上的“斷乳期”,有較強的逆反及依賴心理。父母不當的教養態度和方式,易引發強迫、焦慮、人際關系敏感、抑郁、敵對、偏執等心理問題。因此,考生的父母及所有家長,應對子女多多理解、鼓勵、支持與寬容,要想方設法讓考生不受任何心理上的干擾和不良因素影響。
我想只有家長正確對待中考,孩子們也會從心理減輕負擔的。
增強信心。其實,有些孩子心情不好或情緒急躁有很多是由于偏題、難題發揮不好而影響所致。不要總把眼球鎖定在這些偏題和難題上,只要自己基礎知識掌握的較好,就應該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應該具備了高考的實力。如果能在高考中將自己會的知識正常地發揮好,這就是勝利。而往往這些槽糕的心情完全可以使本應會的知識打折扣,這的確是不值得的。學會辯證地分析一下自己,抓住自己的優勢,發展自己的優勢,用足自己的優勢。我想這樣的信心一定會是堅實和有底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