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寶寶皮膚比較干要怎么護理
幾乎所有的新生兒都會有脫皮的現象,不論是輕微的皮屑,或是像蛇一樣的脫皮,只要寶寶飲食、睡眠都沒問題就是正常現象。那么你知道新生兒寶寶皮膚比較干要怎么護 嗎?下面小編來為你介紹新生兒寶寶皮膚護理注意事項。
新生兒寶寶皮膚比較干要怎么護理
新生兒皮膚干燥怎么辦?相信有一部分的寶媽寶爸都會有這么一個疑問。那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解決新生兒皮膚干燥的方法吧!
當寶寶的皮膚出現干燥的情況,媽媽們干著急是沒有用的。只需科學的用嬰兒護膚品護理寶寶肌膚,為寶寶及時補充皮膚所需的水分,就可以有效地解決新生兒皮膚干燥的問題。第一要適度地清潔皮膚。冬天氣候寒冷,寶寶的活動沒有夏天多,汗水和皮脂分泌也都沒有那么旺盛,一般正常情況下一周給寶寶洗澡3~4次比較合適,但每天還是要給寶寶擦一擦全身的皮膚。水的溫度上也要注意,水溫不要太高,媽媽用手感覺溫熱即可。如果發現寶寶的小手小瞼特別臟,則可以用點兒童凊潔用品。寶媽要記住過分頻繁地給寶寶使用清潔用品并不好,尤其對于6個月以后的寶寶來說,由于體內的激素水平下降,頻繁清洗不僅會把保護作用的皮脂洗掉,還很容易引起包博愛皮膚干燥,進而出現發紅、發癢的癥狀。
第二,清洗完后別忘了給寶寶的小臉小手搽一些滋潤而無刺激的潤膚霜。另外在外出之前,要在皮膚特別容易干燥的部位,如臉頰、額頭、手背、臀部等,給寶寶搽一些滋潤皮膚的嬰兒油或潤膚品,不用搽得太厚,但該搽的地方一定要搽到。
新生兒特有的生理現象
溢乳:新生兒胃體呈水平位,胃容量小,胃入口處賁門括約肌松弛,而出口處幽門肌肉卻相對緊張,進入胃內的奶汁,不易通過緊張的幽門進入腸道,卻容易通過松弛的賁門,返流回食道,溢入口中,并從小嘴巴里流出來。另外,新生兒消化道神經調節功能尚未完善,這也是造成奶汁返流的原因。生理性溢乳不需要治療,只要注意護理,一般隨著月齡的增加,都會慢慢減輕直至消失。
上皮珠、馬牙和螳螂嘴:有的新生兒口腔硬腭上,可見一些白色小珠,醫學上稱為上皮珠。上皮珠是細胞脫落不完全所致,對寶寶沒有任何影響,幾天后就會自行消失,不必處理。新生兒齒齦上也可能有白色小珠,看起來像剛剛萌出的牙齒,有的就像小馬駒口中的小牙齒,這種現象俗稱“馬牙”。新生兒口腔內兩頰部,會堆積一小堆脂肪墊,俗稱“螳螂嘴”。和上皮珠一樣,馬牙、螳螂嘴也不需要處理,它們會自行消失的。
乳房增大、乳頭凹陷:不論男嬰還是女嬰,出生3~5天后,都會出現乳腺腫脹的生理現象。觸感上有蠶豆或山楂大小的硬結,輕輕擠壓,可有乳汁流出。新生兒乳房增大,是胎兒期母體雌激素影響的結果,一般2~3周內即可自行消退。新生兒乳房腫脹,千萬不要擠壓,如果不慎把乳頭擠破,會帶進細菌,造成乳腺紅腫、發炎,嚴重的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癥。如果是女嬰,擠壓造成乳腺發炎,使部分乳腺管堵塞,成年后會影響乳汁分泌。
黃疸:也稱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新生兒出生72小時后,可能出現暫時性黃疸。這是因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特殊性引起的黃疸,屬于正常生理現象。足月兒血清膽紅素一般不超過12毫克/分升,出生后一周左右出現暫時性黃疸,發生率為50%左右。早產兒血清膽紅素一般不超過15毫克/分升,暫時性黃疸發生率在80%左右,出生7~10天后自然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