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速五厘米的觀后感
《秒速五厘米》是新海誠的最新作品,這位在日本動畫界備受矚目的動漫新星,一直堅持于刻畫最簡單的人物和故事,并且以細膩優美的畫面著稱。那么你知道《秒速五厘米》的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秒速五厘米的觀后感,希望你喜歡。
秒速五厘米的觀后感【篇1】
你知道嗎?櫻花飄落的速度,是每秒5厘米。"
這部作品是新海誠導演十年前的代表作,《你的名字》火了以后,好多人去網上翻看他之前的作品,也讓這部老電影再一次出現在大家面前。
影片用一種記敘散文的手法描繪著主人公們之間的愛情故事,沒有大起大落,沒有熱血噴張,只有那道不清的傷感和惆悵。如果男主貴樹勇敢一點,將每一次編輯的短信,每一段想要告訴明里的話語發出去,還會不會有結局時兩個人在火車兩邊的對視,還會不會有火車過去之后,只留下男主落寞的背影。
遠野貴樹和篠原明里,生長在同一個地方的他們無話不說,形影不離。每每放學,緩緩落下的櫻花在空中盤旋,遠處是長長的街道,還有女孩和少年歡樂的背影。那是最美的時節,也是最美的時光,女孩撐著傘,雙眸明亮,轉身對少年說:希望我們可以一起賞櫻。
兒時的愿望總是那么簡單,可是簡單的愿望在長大以后,卻變成奢侈的幻想。
從小一塊長大的兩個人可能從未想過分別,分別那一年,他們十三歲,升入初中,好像要開始為自己的人生打拼了,盡管兩個人所在的距離遙遠,可書信依托著兩個人彼此的情感在。明里和貴樹掀開每一張泛黃的書信時,內心緊張,嘴角微揚。
木心曾經說過: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約定好一起看櫻花,貴樹沒有失約。當時,當寫了整整三個星期的書信被風吹走時,當風雪過大電車延誤時,停滯空曠的路面上面不知道還要等多久,那個時候,貴樹突然明白車站間的距離竟變得如此遙遠,未知到我不敢想象你是否還在那里。
里面有一句很經典的話:時間懷著明顯的惡意,緩緩地在我的上方流逝,我只能咬緊牙關,一直忍耐著,但求至少不要哭出聲來。他焦急的不是別的,而是擔心明里會走掉,自此之后,他會成為一個失約的人,內心孤獨不善表達的他又不知道如何解釋,只能在這里壓抑的等待著。
幸好,明里沒有走,幸好,貴樹沒有再晚一些。終于等到貴樹的明里緊緊的抓著他的衣角,似乎是在確實著眼前的他是不是真的貴樹。大雪紛飛,夜涼如水,兩個人走在路上的時候,仿佛能聽見雪落下的聲音。原本以為可以看到飄落的櫻花,清透的藍天,薄紗似的白云,可沒想到,預定的地點一片黑暗,樹上因為大雪的原因,沒有出現一朵櫻花。
他們在幻想中的櫻花樹下交換彼此的初吻,那一瞬間,無限的溫暖與光亮包圍著貴樹,讓他感受到的是此生從未有過的悸動與悲傷,因為他不知道該如何將明里這份溫暖珍藏,也不知道該如何把這份溫暖帶向遠方,他們之間有無法邁過去的時間與惆悵,過於沉重的人生與期望。
結局時候的兩個人又一次在火車面前重逢,只可惜,是車軌的兩旁,并不是靠在我的肩膀。小時候總是感嘆,也許只需要打聲招呼,也許需要再勇敢的邁一步,也許沒有那輛列車結局就會不同。
可長大后知道那只是新海誠不愿意打破這個尷尬的境遇,這么多年來,異地的兩個人并沒有交流,貴樹也變得越來越孤獨,或許他只是把明里當成腦海中的一種印象,談著柏拉圖式的愛情,又或者說無論曾經彼此寫過多少封信,也沒有將兩個人的距離拉近一厘米。
秒速五厘米的觀后感【篇2】
那個小小的車站,昏黃的燈火依舊溫暖。這是他們故事開始的地方,卻也是故事結束的地方。正如同兩條光線,交匯綻放的剎那,也便是別離的瞬間。煙花易冷,人事易分。他們難免分別,哪怕留戀,哪怕不舍。不管說還是不說,終歸逃不脫再見——再也不見!
最后兩人隔著鐵道,隔著那隆隆而過的列車對望。我想可能有那么一瞬間,他們共同回憶起當年。貴樹就是坐著這樣的列車趕赴一場約會,而明里則蜷縮著小小的身子,坐在車站的板凳上,等著這樣的列車駛來。說來可能遲到了一點點,但她相信,穿過黑夜,貴樹一定會來。披著那晚皎潔的月,踏著那天飄落的雪。
秒速五厘米的觀后感【篇3】
看了秒速五厘米,看完后不覺心頭一震,伴隨著而來的是無奈和感嘆,還有那種長長的惆悵,相比起完美的大結局,主角們自己開始自己新的生活,不是跟更好嗎,這也是這部片子的細妙之處,秒速五厘米 觀后感。秒速五厘米,他們分開了13年,13年時間,就是8.4公里,這個距離正好是繞行地球半圈的距離,也就是南極和北極的距離。
當然也許這只是個巧合,經過一些專業達人的分析,貴樹和明里最后一次見面到岔道口的相遇,正好是13年。
如果這一切都不是巧合的話,只能贊嘆 新海誠的大綱寫的是如此的精細。
兩個曾經相溶的心,經過了13年的時間,彼此達到了地球上最遠的距離。
明里與遠野于鐵軌處擦肩而過,互相認出了對方。當兩人走到鐵軌的兩邊時,不約而同的轉過了頭。這時,飛馳的火車將兩人的視線阻隔在了兩邊。當火車駛過后,遠野發現明里已經離開。然后,在以每秒5厘米的速度飄落的櫻花雨中,遠野帶著一絲微笑轉身離開。
秒速五厘米的觀后感【篇4】
看了秒速五厘米,看完后不覺心頭一震,伴隨著而來的是無奈和感嘆,還有那種長長的惆悵,相比起完美的大結局,主角們自己開始自己新的生活,不是跟更好嗎,這也是這部片子的細妙之處,秒速五厘米 觀后感。秒速五厘米,他們分開了13年,13年時間,就是8.4公里,這個距離正好是繞行地球半圈的距離,也就是南極和北極的距離。
當然也許這只是個巧合,經過一些專業達人的分析,貴樹和明里最后一次見面到岔道口的相遇,正好是13年。
如果這一切都不是巧合的話,只能贊嘆 新海誠的大綱寫的是如此的精細。
兩個曾經相溶的心,經過了13年的時間,彼此達到了地球上最遠的距離。
明里與遠野于鐵軌處擦肩而過,互相認出了對方。當兩人走到鐵軌的兩邊時,不約而同的轉過了頭。這時,飛馳的火車將兩人的視線阻隔在了兩邊。當火車駛過后,遠野發現明里已經離開。然后,在以每秒5厘米的速度飄落的櫻花雨中,遠野帶著一絲微笑轉身離開。
秒速五厘米的觀后感【篇5】
很多時候戀愛就是一錘子買賣,自己拼命的喜歡著一個人的時候,奇特的是那個人也許正在有著完全相同的心情。
坦誠面對自己的內心,勇敢的接受任何的結局。問出一句,如果對方也是同樣的心情,那就好好愛一場,不是的話那有怎么樣,一切繼續,可以頹廢一小會兒,但是新生活馬上鋪面而來。
如果說立世為人,什么是最重要的美德的話,我會投一票坦誠,加一票勇敢,接下來的什么都不是麻煩。
若是誰要說13歲的小孩什么不懂,白白蹉跎多少時光而不能將自己的心情真實地說出口的話,我會扯一聲狗屁,建議他去看看宮崎駿的任何一部電影,換作里面的任何一個主角面對這樣的情況,我都能想象得到熱情滿滿的要溢出來的幸福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