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速5厘米觀后感500字
所以,本片是適合成年人看的。用一種緬懷的姿態去審視年少時的愛情,用一種溫情美好的方式去回憶曾經的他或她。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秒速5厘米觀后體會,供大家參考。
秒速5厘米觀后感500字篇1
“聽說櫻花以每秒五厘米的速度飄降,就似雪落一般,如果明年還能一起看櫻花就好了。”你說過的每句話對他就似魔咒,刺痛在他往后的生命里。那年,是你們最后一次一起看櫻花,當時是小學六年級。 翻看了新海誠的《秒速5厘米》,依然近乎融化心靈的那種純潔,卻有種莫名的悲哀,一種想喊又喊不出來的感覺。他的所有作品都在追尋一種永恒的事物,超越時間與所有距離的不變的東西,在這個顯得荒謬的世界上,當我們用自己想象中的理想與現實對比的時候就會發現世界的荒誕,萊維納斯說生存其實是一種對人的迫害,所有那些不變的美好的事物就是人唯一能把持的稻草。
看《星之聲》的時候忽然涌起一種崇高感,《星之聲》的世界本來就顯得那么荒謬,一名十五歲的少女被征用作前線戰士參與追擊外星人的作戰,而與少女曖昧的男生只能通過短信與她聯系。到達冥王星的時候,只能半年才能收到少女的信息,然后接收的時間越來越長,最后到了八年才能接收一次,那是一個十五歲少女對一個二十四歲男生的問候。少女說他倆是被宇宙與地球相隔開的戀人。
康德說崇高的意義就在于面對無力反抗的自然,人能夠信守自己心中的理想,或者那些他們自己認為應該把持的東西。少年一直在期待少女的歸來,盡管他們面前橫亙著漫長的時間與遙遠的距離,在少女不停思念少年的一年里,少年經歷了九個春秋的變化。時間沖刷著他的苦痛,面對茫茫未知的未來,他覺得自己能做的只是信守自己所應把持的事物,就是一直的牽掛與等待,當少女在十五歲死去的時候,二十四歲的少年依然希望思念能夠在一瞬間抵達少女的心海,跟她說一句,其實我一直在這里。
所以貴樹與明理面對著同樣的問題,一直跟隨家長而不斷轉校,在六年級的時候他們相遇。由于插班的關系而不能融入其中,于是個性相投的二人開始形影不離,約好一起考上同一間初中。然而初一才剛開始,明理又要搬離東京,貴樹將電話筒壓得耳朵刺痛,卻根本沒有安慰傷心至極的明理。半年后他們通信,貴樹也終于要搬去鹿兒島了。臨走時候他搭三個小時的新干線到明理所在的地方,然而大雪卻使原本七點到達的火車推遲到幾乎到十一點,那時候他和明理都真切體會到距離的痛苦。
寒冷而昏黃的候車室,貴樹見到為他著急至極的明理。明理扯著貴樹的衣角,無聲忍泣。在明理家前沒有開花的櫻樹下,他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接吻。那刻決定了貴樹一生,仿佛所有的距離與疲勞都在那一刻消散。那晚他們相偎至天明,一早,貴樹坐恢復通車的新干線回東京,明理說貴樹以后一定會順利的。可是沒有以后了,距離與時間是人心的隔膜,從當初收到對方寄來的信時候的興奮到后來等不到信時候的焦慮和猜疑,他們就此失散在人海。貴樹每天發著沒有人收到的短信,積極地想考回東京讀大學,明理看著路旁的郵箱,同樣想著回東京。
然而在十年以后,當他們重新走到當初約定看櫻花的路口,他們就似許多人那樣的擦身而過。在火車橫貫的那個路口,貴樹一直等著希望對面的那人就是明理,可是明理卻等不到那樣長,她或者當時想起她的未婚夫。十三歲那年那個深白色鋪滿雪的庭院現在可能只變成她其中一個細小而美好的回憶,曾經熾熱的感情就如此脆弱地瓦解了。
有些人等得到,有些人等不到,看來似乎全靠運氣。那段純美的夜晚,當時候等不到他的焦急不安與恐懼,在十年間在形形色色的陌生人之間被消磨得只剩下很小很小的一塊,作為偶爾想起的天真溫暖一下心底,畢竟曾經這么過。我們越是相信那時候明理的真摯與熱切,就越難接受現在那種輕描淡寫的懷緬。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所以納蘭一早說,人生若只如初見。
秒速5厘米觀后感500字篇2
當你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頭,忽然,一張似曾相識的臉出現在眼簾之中。未及細看,那身影已翩然而過。當你回頭,茫茫人海里已無處尋覓,而剛才的邂逅,竟不知是真實存在,還是腦海中的虛幻。猛然間,那個曾經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名字,就這樣再次縈繞不去了。
不知道諸位有沒有過這種經歷,當《秒速五厘米》的最后,當貴樹與明理就這樣錯過,我的腦海里,忽然涌上的,就是這樣一段真實發生過的回憶。
哪怕每秒只有五厘米,十三年的漫漫時光,也恰好足夠兩顆心從緊緊貼近,到變成地球上最遙遠的距離——從南極到北極。有人如是解釋本片的片名。不知真假,但這種文藝得一塌糊涂的說法,與新海誠在影片中敘述的某種情景無比契合。或許也可以說,從把愛視為生命的全部,到忘記如何去愛一個人,我們的靈魂以每秒五厘米的速度慢慢滑落,直至地獄的深淵。
在另類多如牛毛的日本動畫界,敘事平淡溫情的新海誠反倒成了另類。每一幀都能拿來當電腦桌面的精美背景是他最大的特色,雋永傷感的音樂為他的影片帶來打動人心的力量。人們每每感傷與他筆下人物的離情別緒,在他的作品中一次次的領悟命運的無從抵擋。新海誠從來都不算是一個編故事的高手,但他卻有一種力量,讓這些看似平淡的故事,一下子擊中你心中某個最柔軟的的地方。
新海誠筆下的主角,總是剛剛成長到懂得喜歡一個人的滋味。誰說少年不識愁滋味,真正將那些愛恨情仇放在心上,當做頭等大事的,往往正是這般年紀。等到年紀再大一些,被花花世界侵襲,許多事就變得不那么在乎了。而這樣的年紀,很多事情又還由不得自己做主,比如在哪里定居,比如選擇什么樣的未來。
可曾記得,你在什么時候學會了如何去愛?曾經的青蔥歲月里,是揮汗如雨的體育課堂上那陽光照樣下的驚鴻一瞥,還是悶熱教室中那單薄衣裳中的怦然心動?多么美好的青春,多么幸福的思戀。風雨兼程,阻隔不了與你見面的沖動,風雪交加,也只為櫻花樹下,此生初次綻放的愛情之花。
又可曾記得,你在什么時候遺忘了如何去愛?一次次的觥籌交錯、燈紅酒綠間,一句句言不由衷的虛假對白后,可能,你已經一萬次說出我愛你,可真正想讓她聽見的那個人,卻早已經消失在你的生命里,永不回來。
相濡以沫的夢,敵不過相忘于江湖的現實。
歌中唱得好,我總會遇見一個什么人,陪我過沒了她的人生,成家立業之類的等等。明理之于貴樹,或者貴樹之于花苗,終究也不過成為了記憶中那段歲月的代名詞,同回憶里青春的種種一樣,永遠的美好下去了。
秒速5厘米觀后感500字篇3
以櫻花飄落的畫面唯美開場,心也跟著沉迷。電影里青梅竹馬的遠野貴樹和篠原明里只愿他們執手一生。櫻花飄落的速度,是每秒五厘米,那么愛上一個人的速度呢?十三歲的年紀,情竇初開,初戀的萌芽正在心中悄悄長大,那份小心翼翼,那份羞澀與甜蜜,如明里撐著櫻花色的傘,在路口對貴樹回眸一笑般美好。只是年少的他們不曾想過,那笑,那共看櫻花的約定,會成為一生的執念。可愛的明理對貴樹說:明年也能一起看櫻花就好了呢!不過世事的變遷哪是不識愁滋味的他們能想到的呢?貴樹因父母工作原因搬家到鹿兒島,開始的開始,她們會寫信互訴衷腸,貴樹會在大雪紛飛的深夜搭火車去看遙遠的她。但最后的最后,這份感情也被時間磨去了最初的光華。愿人生只如初見,他們的一切永遠停在十三歲那年。時光匆匆溜走,貴樹已長成翩翩少年,他與明里,也已分離多年。他永遠那么溫柔,但他的眼底總有化不開的憂愁。他無意的柔情,也無意偷走了澄田花苗的心。只是花苗不知道,遠野的溫柔只是為了一個人,遠野的憂愁也只為了一個人。可是,此時的明里又飄落在何方呢?在漫漫高中時光里,遠野有一個讓人心疼的習慣:打好短信,卻沒有收件人,然后放棄保存。但那份深深的想念,也是可以放棄保存的嗎?腦海里總是浮現長大的遠野在一大片青草地眺望遠方的場景,我總在幻想:會不會有一天,明理在遠方向他走來來,報以十三歲那年一樣的甜美笑臉。電影的`最后一節,貴樹獨自在東京打拼。他用工作麻痹自己,希望這樣可以忘記孤獨,忘記想念。但這日積月累的思念太沉重,他最終無法負荷,于是他辭去工作決定去尋找。只是,明里即將嫁作人婦,那些年的那些花兒,注定只能散落在天涯了。故事的結尾,明里和貴樹共同述說著:“昨天我做了一個夢,是個很久之前的夢。在那個夢里,我們還只有13歲,那是一個被白雪覆蓋的寬廣庭院,遠處稀稀落落的閃著幾家燈火,堆積的新雪上,有我們兩個人走過的足跡。就這樣,相信總有一天能再一起去看櫻花,我和他,毫不猶豫的,如此相信著······”
看完他們的故事,我想告訴大家:如果在最美的年歲里遇到了你愛的人,請勇敢說出我愛你,不要等到錯失,不要等到在茫茫人海中搜尋那個或許只能是路人的身影。似曾相識燕歸來/王辰竹《秒速五厘米》的最后,貴樹與明理就那樣錯過,在熙熙攘攘的人海中,那一瞥就那樣沉寂在了時光里,就好似那場邂逅就是一場夢。而在同一時刻,我的腦海里,忽然涌上的,就是在萬千人海之中,自己獨自穿梭,在人群里默默尋找一個熟悉的身影的樣子。這樣的習慣是有形成了多久呢,也記不太清了。雖然早已對人事變遷感到波瀾不驚,卻總會下意識的去尋找那些個熟悉的身影。無論是朋友,或是其他。不得不說,本片文藝讓人動容,卻也使人發自內心地震撼。哪怕每秒只有五厘米,十三年的漫漫時光,也足以讓兩個原本距離很近的人分開。把愛視為生命的全部,到忘記如何去愛一個人,我們的靈魂以每秒五厘米的速度慢慢分離,剝落,成為一地殘花,腐于泥土當中。時光如同忘川水,不盡相同。在剛被分離的時刻,痛苦難以言喻,每每談及都似乎在劃開傷口,無時無刻不為之動容。但當經過時間的流逝與沖洗,那顏色終究淡去。平淡溫情,是這部影片的最大特點,能深入到人心中最柔軟的地方。音樂的傷感也為影片增添了色彩,讓人進入往事的幻境,步步逸塵。年少時光的愛恨情仇總是分明,也正是因此而愁。然而隨著年歲的增長,總要向現實妥協,此時的愁,雖豁達卻有幾分黯然。就如同兩位主人公,終究不過成為對方陳年斑駁記憶。或許,正如那句話:“青梅枯萎,竹馬老去,從此我愛的人都很像你。”或許,未來他們會找到自己的幸福,也會找到那個自己最終的歸屬。但那每秒遠離的五厘米,終究成為天塹。或許,正所謂,似曾相識燕歸來。但卻早已不是當年當日。夢里,浮生/王畢杰如果,這個世界存在平行宇宙,那結果,還會如此么?相識相知,夢里?心中?或是懵懂,或是無奈。一念,剎那煙火泡沫。窗外荒蕪,一手執念,分分秒秒,空成追憶,空成夢。人生之大悲,莫過于不可重來。總想著把執著與悔恨彌補,總想把心中最美的事重復。花瓣,五秒即成凋零。散落,風華,覆蓋了大地,也將真愛隱藏。冰雪之中,相守相望,少了焦慮,失了彷徨。情愫,萌動的姿態,過了四季,了無痕跡……距離,不知會改變什么,也不知會帶來什么。時間,卻將過去變得平淡。緊緊相伴,寧愿一切都相容相知,不做奢求,只盼相望于西亭。那日的浪花,激蕩大海,更牽動心房。鼓起勇氣,追尋,能握在手中嗎?不懂得,也不愿懂得,只覺得早就該邁出這一步,奈之和如,何之將去?一夢空幽,或許,人生終將收獲幻想,觸手可及,卻又追逐不到。
愛你,總在苦苦尋覓,卻不敢輕言放棄,更羞澀于攜手徒行。春來秋往,默默彳亍,其實不難選擇,仰望,看盡容顏,卻只徒增思念,總想一步一步的走的更遠,但愿每一步都了解至極,終究殊途同歸。如果,列車未曾駛入,前路,是否會不再一致?忘不掉的感覺,未言明的一切,總是如此迷惑,如此甘心沉淪。樹常青,水恒綠,但心卻不似曾經。笑得幼稚,哭得白癡。離不去,別不盡。眀里,明理。明白此生一瞬。別去,卻也唯一。只是,那簡單的生活,悲傷漸積。幻想轉移視線,苦苦糾纏,苦苦掙扎。青春,萌動。一曲離合悲歡,一段高低更迭。旅途,人生。經歷,何嘗不是體驗?成長,忘記了初衷,卻也更加明白自己。放下執念,離別,逃脫這現實與哀怨。櫻花落地,秒速五厘,千千萬萬,數萬堆積。千載萬載,怎得風華?落絮飄零,仍然記得過去。小編手記 :我們從秒五里很明顯的看到關于的感情的真摯,貴樹和明里的過去是一生也割舍不了的。雖然結果是那么讓人惋惜,但是我們依舊相信:愛,是可以穿越時空的。
秒速5厘米觀后感500字篇4
今天看了秒速五厘米。這一次的感受和以前不太一樣。
以前看的時候,覺得整部電影充斥的悲傷和遺憾,相互喜歡的人最后沒有結果,單相思得不到回應,以及青春期的迷茫與無助。大概就是一種很壓抑,有種淡淡喘不上氣來的感覺。尤其是第一次看秒五的時候,這種感覺尤為強烈。當時大概是大一或者大二的那個寒假吧,我記得快過年了,吃過晚飯用原來那部三星手機看的。現在記憶已經很模糊了,只記得看的時候哭得稀里嘩啦的,這一點比較確定~
而今天,我看到的則是,青春時代固有的遺憾,突破迷茫期之后的堅定與努力,還有時間沖淡一切之后的釋然。這一次反而沒有那種遺憾、壓抑的感覺。之前看過很多次,每次都為貴樹惋惜,覺得特別不公平。為什么明里都要和別人結婚了,貴樹反而一個人走不出來。那時候覺得男性在戀愛方面,比較難走出來,這也太吃虧了。有種女性都很無情,都是很快就投入下一段感情的錯覺。這種非黑即白的感覺,大概就是小男生的一些幼稚觀點吧。
今天,我感受到了來自男女雙方的迷茫、掙扎以及痛苦。在戀愛方面,男女雙方都是一樣的,雙方承受著同樣的喜怒哀樂,只不過有的人說出來了,有的人沒說出來而已。人們總是會產生自己才是受害者的錯覺,總是覺得對方傷害了自己。忽略了對方其實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年輕人,也會痛苦難過。只不過可能沒有告訴你,你不知道而已。在失戀面前,雙方是平等的。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是,貴樹在最后已經釋懷了,他已經走出了之前自己給自己設定的圍墻。這一點我以前真的沒看出來,那么多遍真的是白看了。我記得第三部分里,貴樹已經不能正常生活了,無法開始新的戀愛,無法繼續正常工作。我猜測,他可能覺得自己深深地傷害了明里,陷入了深深的自責。當然應該也有對初戀的懷念…吧…
他們之間具體發生了什么,我們無法知道。之前明里告訴貴樹,她要轉學了,而貴樹并沒有及時地安慰并提出解決方案,貴樹一直為這件事感到自責。從這件事中,我大概能想象得到,貴樹把所有責任都歸結到自己身上,陷入了悔恨、彷徨以及無力反抗的情感之中。漸漸地,大概就變成一種習慣,以及一個心理問題了吧。
影片的最后,貴樹看到了明里。也許是因為看到她過得還不錯,也許只是因為看到的是她。總之,貴樹釋然之后,應該就可以繼續前進了吧。去尋找屬于他的,獨一無二的幸福。
然后,我就聯想到了自己,失戀之后真的成長了好多好多。當然讀研也是。
現在的我,應該和貴樹有點相似吧。希望我也可以找到我的幸福。
秒速5厘米觀后感500字篇5
櫻花墜落的瞬間,
每秒五厘米的離別。
衛星劃過云端,
我去往宇宙的深淵,
漫無目的,一心向前,
卻發現,我們的距離,
是,
5cm/s13年365天24小時60分鐘60秒,
2,049,840,000厘米,
20,498.4公里。
《赤道宇宙的彼岸》
我知道我和他的距離是赤道周長的一半,
但我仍無可救藥地愛上了他。
我沒有人生的宏偉目標,這個島嶼很小,很安靜,沒有那么多都市繁華麗景,沒有交匯的電車相互轟鳴,沒有街道上的車水馬龍,人潮涌動。
我不知道要去向何方,也不知道此刻我會停留在何處,但我遇見了你。
我把去留意向表折成紙飛機,隨著六月的海風飄散在無盡的深藍,拿著自己舊跡般般的沖浪板,和大海的花兒一起,隨波逐流。
可你無從知曉。
每一個夕陽落下的傍晚時分,我會提前一分鐘用摩托車的反光鏡搭理頭發,盯著手表的時針秒針,靜靜地等待每個與你偶遇的刻意安排。
“澄田?一起回家吧。”
我的臉頰泛紅,含羞地答應了每次你不經意問起的回家請求。兩部摩托車馳騁在無人問津的鄉間小道,車燈亮起,拐入每天必經的便利店,我總會蹲下來挑選各種飲品,為的只是能更好更仔細地觀察你的側顏,但你無從察覺。
我知道,你心里一直住著一個人,那個人在相隔萬里的彼岸,你忘不了她,你的全世界里,都是她。
后來我明白了,你和她的距離,也是我和你的距離,每秒五厘米擴大。我永遠也無法抓到你的手,可為何你還要對我如此溫柔。
我哭了,哭的很無助很殘忍,你轉過身安慰我的瞬間,衛星突然升起,劃過長空,穿破每一層云端,直達宇宙的彼岸。
那一刻我終于領悟,你是衛星上的宇航員,你向著那個你所認定的方向一刻不停地前行,義無反顧。
《赤道宇宙的彼岸》
如果,所有的相遇都是美好的瞬間,每個人之間的距離只會在相遇的那一刻無限接近,然后,相遇之前,分開之后,我們的距離永遠是以每秒五厘米的速度不斷拉扯,那么,終有一天,你會站在赤道的對面,隔著千山萬海呼喚著彼此的名字,可我們卻再也不會聽到。
可是,年輕的時候我們什么也抓不住啊。
抓不住突如其來的緣分,抓不住四月櫻花落下的花瓣,同樣,我也抓不住你的手。
突然覺得花苗是個很好的姑娘,即使明里不再回頭,花苗也明白自己和貴樹不會在一起,因為貴樹的人生里,一直都是明里的幻影,哪怕相隔著秒速五厘米,他的溫柔注定他不會放棄。
花苗讀懂了貴樹的人生,也讀懂了自己的人生,明里亦是如此。怕是只有貴樹君,從未察覺到,原來秒速五厘米的速度是這么快的一種時間流逝,不比光速,卻也如滴水石穿般將人生擱淺。
那個啊,
我說啊,貴樹君,
如果時間以每秒五厘米倒退,
你能不能再給花苗姑娘一次機會,
縱使你們之間是赤道相隔,
她也一直掛念著你,
她的心與你的心之間,
從未大于五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