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話劇觀后感800字
話劇《駱駝祥子》是北京人藝的經典劇目之一,曾經轟動一時。不知,大家看完的感受又是如何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駱駝祥子話劇觀后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駱駝祥子話劇觀后感800字篇1
在這本話劇里,老舍先生對當時的政治,當局的黑暗并沒有作過多的描寫,憑著祥子從一個自強上進,渴望生活的有為青年一步步走到最后,成了社會的殘渣,廢物這條主線,批叛了萬惡的舊社會,舊社會的骯臟,腐敗和時局的動蕩不安對貧苦老百姓所帶來的磨難是深刻而久遠的。它毀了許許多多像祥子一樣的,出身貧困,但對生活仍然滿懷著信心的老百姓的生活。
老舍先生用他那犀利的文筆,準確地描畫出祥子身上農民的性格、氣質和心理特征。這個如同駱駝一樣吃苦耐勞的漢子,是那么淳樸、善良、寬厚;而他的墮落,又是那么令人深思。虎妞外貌老又丑,個性潑辣、厲害、粗魯,從里到外,都被作者描畫得活靈活現。另外,通過虎妞畸形的、變態的心理和行為,也巧妙地反襯出劉四這一類半殖民地社會里地痞惡棍的生活。這3個形象也為中國現代文學的人物畫廊增添了多彩的光輝。
整個小說語言生動,文筆剛勁有力,故事離奇感人,發人深省。這部小說的現實主義深刻性在于,它不僅描寫了嚴酷的生活環境對祥子的物質剝奪,而且還刻畫了祥子在生活理想被毀滅后的精神墜落。
我認為我們應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工作,為未來而加油!時時刻刻想到以前艱辛的生活,為今天甜蜜的生活而鼓舞。
機遇,機會難得,不能放棄,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盡100%努力。勤奮、機遇和信譽,也正是走向成功的四樣法
老舍是一位藝術修養很高的作家。《駱駝祥子》以寫人物為構思的中心,圍繞人物的命運編織故事情節。這是老舍藝術構思的獨到之處。老舍酷愛民間文藝,《駱駝祥子》明顯的吸收了民間說書的表現方法。《駱駝祥子》遠在50年代就被搬上舞臺,并成為首都北京話劇舞臺上的保留劇目。新時期還被改編成電影,搬上了銀幕。也許這才是現實,殘酷、悲哀、無可奈何。理想和現實總是充滿了矛盾,它們往往不能調和,然而它們卻又同時存在。社會是現實的,它不會為了一個人的理想而改變,也不會是完美無瑕的。人們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斷奮斗,最終卻不一定能夠真正獲得成功。就像祥子一樣,他努力,就是為了尋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結局卻是那樣得悲慘。
對于駱駝祥子,我感到遺憾,感到惋惜,也感到無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從前的堅強,上進。然而他最終沒能戰勝自己,沒能戰勝社會。也許是因為社會的極度黑暗,也許是因為個人的因素。不管怎樣,環境對人的改變至多至少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如果當時的社會治安好一點,祥子也許就能實現他的理想,也許就不會變成一具行尸走肉。人離不開社會,而社會又決定著人,如果無法處理好,現實與理想、社會與自己的關系,很有可能就會失去原本的自我。
駱駝祥子話劇觀后感800字篇2
2月5日去海淀工人文化宮看了話劇《駱駝祥子》。
老舍的名作,很多人都看過,劇情不必多介紹。鄉下來的小伙祥子老實要強肯干活,是個好孩子,一直以來的夢想是能夠買上自己的車。但是……命運多舛的他,幾次買下了車都最終沒了,看著自己所有的努力化為烏有,被虎妞欺騙了做丈夫,唯一的牽掛小福子也自殺,最后祥子墮落為吃喝嫖賭的下層車夫,整天混日子,那個帶著清涼勁的祥子也就這樣消失了……
整個話劇中穿插著唱段和配樂,二胡和揚琴、古箏、阮,以及定音鼓(?)的配合非常恰當,舞臺布景很簡單,道具基本上就那幾個,全憑人演的'好不好。總體來說,肢體語言很好,而且唱段所展現出來的嗓音和唱功很贊~中間的燈光用的也很好,表示一直坐在機器旁邊打燈光的大叔辛苦了……
主要我覺得很bug的是話劇的結尾改了。原書里面應該祥子是被淺薄而無聊、陷害曹先生的偽共產主義積極分子昭明給賣了,得了60塊錢,賣了一條人命,但是在話劇里面,祥子直接把曹先生出賣了。我分析這樣改結尾有兩個原因:
一、 在話劇中并沒有具體解釋為什么曹先生要到左家去避難,其實是因為曹先生有一點小小而不徹底的共產主義思想,而昭明是他的學生,特別激進,但是什么都不想做,是個懶人,學習成績不好,曹先生沒有給他及格,他便去找了孫偵探,舉報曹先生是共產主義。話劇由于時間有限,不能把過多的時間花在瑣碎的細節上,會對某些情節進行大刀闊斧的刪減和改編,在話劇的結尾,如果突然蹦出來一個觀眾都不知道是誰的人被殺了,會顯得很突兀= =
二、 而且,如果改成祥子把以前奉為“活神仙”的曹先生給賣了的話,更有戲劇性的沖突,能夠體現祥子墮落的多么徹底,是一件非常具有對比性的這么一件事。尤其是,既然祥子墮落了,索性讓他墮落到底,出賣一個自己的救命恩人,同時能夠加大藝術的表現力度,夸張的呈現了前后祥子形象的對比。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這樣的改編很有創新意識,但是我仍然覺得這樣沒有原書的好。原因如下:
一、 我覺得祥子雖然墮落、對于生活很絕望整天混日子沒有底線,但他仍然是一個人,有著人性本真的那些善良的東西。如果他真的出賣了曹先生,就真的有些→喪心病狂。如果讓他出賣一個毫不相關、甚至和他互相利用的人,對于描寫祥子這樣墮落的形象,就已經夠了。
二、而且,我覺得,中國人一向喜歡一棒子把人悶死,好的就全好,壞的就壞透了,塑造的人物形象全是扁形人物,而當時正值五四運動,提倡白話,更遑論老舍先生曾經在序里面寫到當時對于覺得應該向外國學習寫作的字句,他應該更偏向于塑造有善也有惡的圓形人物,哪怕是墮落了的祥子也是有人性的,并沒有因為墮落就喪心病狂了……
嗯,以上,就是我關于看話劇的思考。
最后說一句,舞臺和燈光效果以及樂隊都很贊,指揮和演員神馬的辛苦了~,現場的效果很震撼,特別是音響效果啊!
駱駝祥子話劇觀后感800字篇3
《駱駝祥子》主要講了一個洋車夫祥子的苦難史,描繪了舊社會如何把一個正直,好強,好體面,自食其力的洋車夫從肉體到靈魂加以毀滅的過程。駱駝祥子善良淳樸,對生活具有駱駝一般的積極和堅韌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買一輛自己的車來拉,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著。后來,經過3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錢換來了一輛嶄新的洋車,但是沒過多久,卻被大兵搶走,接著反動政府的偵探又騙去了他所有的積蓄,虎妞對他那種推脫不開的“愛情”又給他身心都帶來磨難。用虎妞的錢買了一輛車,很快,又不得不賣掉以料理虎妞的喪事。他的這一愿望在經過多次挫折后,終于完全破滅。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熄滅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喪失了對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墮落。 看話劇與以前看小說有著完全不同的感受,因為演員演得情真意切,看的時候,自己也被完全帶入了劇中,隨著主人公的處境,而有歡喜悲哀。話劇重現了當年北京底層勞動人民淳樸、真摯的濃郁人情味,和社會的動蕩、混亂,對社會下層人民的壓迫。同時,在看話劇中,通過音響效果,表現了北京農村地區的人民真實的生活場景。
之前,有讀過老舍先生的小說《駱駝祥子》,這次借選修課的機會,觀看了由這篇小說改變的話劇,讓我又一次體會到了舊社會是多么的黑暗,多么令人畏懼,竟然有把人變成鬼的罪行。祥子僅僅是北京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力車夫,在社會上是不顯眼的,但命運還是不能放過他,折磨好強的他,毀了他的夢想,后來淪為自甘墮落的人。悲劇總是令人毛骨悚然,膽戰心驚。
人們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祥子胸懷大志,勤勞節儉,為什么最終還是走投無路?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小說通過祥子周圍人物及人際關系的描寫,真實地展現了那個黑暗社會的生活面目,展現了軍閥、特務、車廠主們的丑惡面目,以及由他們織成的統治之網對祥子們的壓迫與被壓迫關系的一種變形反映。其實祥子只是當時社會的一個典型,他的下場就是當時社會所有無權無勢的人們的下場。從中可以了解到,在當時混亂的社會里,人們是過著怎樣的生活。
對于駱駝祥子,我感到遺憾,感到惋惜,也感到無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從前的堅強,他的上進。然而他最終沒能戰勝自己,沒能戰勝社會,終究還是被打敗了。也許是因為社會的極度黑暗,也許是因為個人的因素。人是有思想的動物,應該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但是要因人而異,因社會而異。如果總是無法實現理想,那么就有可能變成“祥子”,墮落、衰敗,厭惡生活。畢竟能夠一生都堅忍不拔的人是少數。追求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改變的過程,然而這一過程會很復雜,人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自我就會迷失方向,甚至墮落。我們現在的社會就是美好的,幸福的。沒有自私,不幸和殘酷了嗎?回答是肯定的。現在社會,有許多人進步了,也有許多人退步了,這個退步是指人們的心靈變得敗壞了,丑惡了,他們無惡不作。然而社會總是要進步的,我們只能用強制手段去制裁這些人。
我們要學習祥子身上起初的那種堅持理想的精神,不要被世俗同化,努力堅持自己的夢想,并不斷為止努力,相信我們會比祥子幸運而且幸福很多。
駱駝祥子話劇觀后感800字篇4
《駱駝祥子》是“人民藝術”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這是一篇賦有哲理的小說,意味深長,讓人回味無窮。通過祥子的苦難史,描繪了舊社會如何把一個正直,好強,好體面,自食其力的洋車夫從肉體到靈魂加以毀滅的過程。祥子來自鄉間,帶者中國農村破敗凋敝的大背景,帶者農民的質樸與固執。當他認準了拉車著一行,他就成了“車迷”,一心想買上自己的車。憑著勤勞和堅韌的精神,他用了三年的時間,省吃儉用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名自食其力的上等車夫。但當時中國軍閥混戰的社會環境不容他有絲毫的個人幻想,不到半年他就在兵慌馬亂中被逃兵擄走,失去了他心愛的洋車,只牽回了三匹駱駝,這便和駱駝
搭上了干系。但祥子并沒有灰心,他依然倔強地從頭開始,更加克己,更加勤奮地拉車攢錢。但天意難料造化弄人,還沒等他再買上新車,所有的積蓄又被偵探敲詐洗劫一空。買車的夢想成為了泡影,又加上生活上連番的打擊,祥子在也無法鼓起生活的勇氣,不在象從前那樣以拉車為豪,他開始厭煩拉車,厭煩勞作。生活捉弄了他,他也開始游戲生活來報復這個可惡的社會,他吃喝嫖賭并以出賣他人來換取生活的的來源,祥子徹底的墮落為城市的垃圾,成為了一具失去靈魂的行尸走肉。駱駝祥子善良淳樸,對生活具有駱駝一般的積極和堅韌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買一輛自己的車來拉,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他相貌一般,塊頭大,跑得快,不怕吃苦。他有理想的職業—拉車。他有追求的目標—買車。流了三年的汗水,終于換來了一輛自己的新車。那是抗戰時期,北平亂成一團,祥子稀里糊涂地被大兵抓去打雜。車子是他生命的一部分,被奪走了。有一天,炮聲把營里的兵嚇住了,他們決定迅速轉移。祥子趁亂帶上兵營里的幾匹駱駝,溜了。他賣了駱駝,湊了三十幾塊大洋,又回到“仁和廠子”拉車。廠主劉四爺的閨女虎妞,都三十多了還沒找到婆家,就是因為太潑辣了。虎妞看上了祥子,誘惑祥子,祥子栽在了她的懷里,祥子后悔,準備一刀兩斷。可虎妞騙祥子“有了”,祥子是丟不掉她了,最終與她成了親。虎妞死于難產,又不得不賣掉洋車以料理虎妞的喪事。后來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熄滅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喪失了對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從此,祥子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墜落。祥子的命運,是舊中國廣大城市貧民悲慘命運的縮影。祥子的墮落是令人心痛的,但這是對吃人的舊社會的有力控訴。祥子的三起三落,不免讓人同情,真的。我們不該對祥子太苛刻,不是他的錯,只能說他是社會病胎里的產兒。這是社會環境造就的。其實,有時候想到自己,又何常不像祥子呢?但,總不能太消極了,即使沒有成功。做人總應該努力的。
這個故事,反映了北平當時勞動人民的生活、命運與遭遇。祥子本是一個對生活充滿希望的人,他熱愛生活,熱愛北平,一系列的挫折使他恨透了整個世界!祥子這一人物,他不是時代的產物,是社會的產物。小說令人驚心動魄地寫出了魔般的社會環境,殘酷地,一點一點地,不留余地地剝掉了祥子的農民美德,將他的性格不斷的扭曲,直至變形,最后終將一個樹一樣執拗的祥子連根拔起,拋到了城市流氓無產者的行列之中。
駱駝祥子話劇觀后感800字篇5
4月24日,文學院“蘭亭活動匯”之《駱駝祥子》大型話劇專場演出在聞欣堂舉行。此次話劇演出活動由文學院團委以及院學生主辦。出席這次演出活動的嘉賓有蘭州大學學生處處長石兆俊老師,文學院黨委書記白天老師,黨委副書記吳春華老師,文學院副院長張炳成老師,文學院院長助理古世倉老師等教師以及眾多學生們。
首先,由主持人做了簡短介紹,然后話劇演出正式開始。此次話劇演出的劇本以老舍先生的經典著作《駱駝祥子》為原料經過劇組人員的改編而成,敘述了人力車夫祥子凄苦的一生。臺上演員傾其所能把劇中人物演得栩栩如生,博得觀眾一陣陣的掌聲,這展現了觀眾對經典著作和演員們的喜愛。
最后由古世倉老師對此次話劇演出進行點評。他首先充分肯定了這次演出的成功,對演員們給予了很大的贊同。古老師說:“文學院的話劇演出已經形成一個舞臺。”這表示話劇演出以成為文學院展現風采的一種重要形式。他還指出,話劇演出是教學實踐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學生們能夠把自己所學直觀地呈現出來的一個重要環節。“《駱駝祥子》是同學們對于人的問題、人的命運問題以及社會的問題的思考,對經典文化著作的解讀。”古老師如是說。這表明,此次話劇演出已不僅僅只是一項活動,而是學生們表達人生觀念、闡釋人生價值的方式。
這次話劇演出對學生們的影響也是非常之深的。一位文學院學生說:“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的確是一部經典之作,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每個人對它的解讀確實不一樣的。就好像此次話劇中祥子的命運在我們眼里已經有了很大變化,與原著大相徑庭。但這是我們的觀點,是我們的思想。”由此可見,這次的話劇演出引發了學生們的思考,表達出與眾不同的思想和觀點。一位工學院的觀眾說:“雖然我并不是很懂文學,但是至少我看的懂演員們很認真,對劇中人物把握得很到位。我覺得他們演的很成功。”這說明話劇形式的演出活動更能引起同學們的共鳴,有利于文化的傳播,有利于經典著作的研討。
《駱駝祥子》大型話劇專場演出不僅贏得同學們的喜愛,也得到老師們的認可和贊同,這充分體現了經典文化著作不朽的生命力,也展示了同學們卓越的創造力。更猶能可貴的是同學們獨特的思維方式,對經典能做出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樣的一股潛力將是我們創新必不可少的一種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