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小學三年級觀后感
毫無疑問《唐山大地震》通過震撼的場景讓我們認識到災(zāi)難的無情和肆虐,生命在災(zāi)難面前是多么的無助。母親李元妮也許會認為如果是自己將丈夫擋住會是什么結(jié)果,如果兒子和女兒都救下來又會是什么結(jié)果?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唐山大地震小學三年級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唐山大地震小學三年級觀后感(精選篇1)
放假后,爸爸給我看唐山大地震,他說:‘’講述了一位偉大的媽媽救自己的孩子,而爸爸看見媽媽有危險就自己跑進了快倒塌的房子里,結(jié)果……‘'
故事講了一個四口之家,有“方大強”“元妮”“方登”“方達”。地震那天晚上,方登和方達都要吃西紅柿,但只有一個了,媽媽給了方達吃,方登不高興了,媽媽說明天買給她吃,方登說你騙人,難過的睡覺了。
元妮和大強上了車,忽然,地開始搖晃了,天空變紫了。好多人死于地震中。元妮一看,就吵著要去救孩子,但是方大強阻止了元妮,自己卻跑進了倒塌的樓房內(nèi),到了早上,方大強的尸體才被清理出來,元妮很傷心,不過她一想,還有兩個孩子呢,還要救他們那。
于是,便找了起來,就在她絕望的時候,有人喊:“元妮,方達和方登在這里,快來看一看那。”元妮一看,正是她的兩個孩子,可是,當人們發(fā)現(xiàn),如果,撬方達那邊的話,那方登就會有事,如果,撬方登那邊的話,那方達就會有危險,當人們告訴元妮的時候,她的心里又落上了一塊大石頭,人們再三詢問元妮的時候,元妮猶豫地說:“救弟弟,救弟弟!”可當時,姐姐方登是清醒的,這話她聽到了,她哭了。
當人們把姐弟倆拉上來的時候,元妮抱著方登哭了,幾分鐘后,元妮跟著一輛車走了,過了一會,天空下起了雨,方登被雨水一澆,奇跡般的醒了,她被一個武警送到了一個集中營,隨后,就被一對好心人領(lǐng)走了,她在憂傷中長大了,她去學了醫(yī)。方登從一個拉小車的小工,干到了一個公司的董事長。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方登和方達,都去了救災(zāi)現(xiàn)場,他們偶然相遇了,并相認了,方達帶方登回了家,他們的媽媽一看方登回來了,就忍不住跪了下來。在柜子上擺著西紅柿,元妮說:'’媽媽沒騙你,西紅柿給你洗好了……‘'
看了這部電影,我知道了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地震是多么的無情。我現(xiàn)在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所以,我以后要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唐山大地震小學三年級觀后感(精選篇2)
今天,爸爸和我看了"唐山大地震"這個電影。它講的是一個過著幸福生活的家庭,地震前后的故事。地震當天晚上,爸爸媽媽在外加夜班,他們家的寶貝“龍鳳胎”正安穩(wěn)在睡覺。突然地震發(fā)生了,樓開始巨烈震動起來,孩子們被震醒了,姐姐從窗戶那兒往外喊救命。媽媽著急,準備進去。一個東西落下來,把要進去的一個鄰居壓死了。爸爸看到危險,說了句:"我去救孩子!"把媽媽拉了出來,自己沖了進去。我當時想到爸爸、媽媽真?zhèn)ゴ?
就在他爸爸進去的時候,他們家住的樓房塌了,他家三個人都被埋了進去。房子倒了之后,活著的人開始互相幫助救人,先抬出他爸爸的尸體,然后又發(fā)現(xiàn)一塊重板子壓著姐弟兩個人。救他們的人問__媽,只能救現(xiàn)一個人,救誰?媽堅持說,都要救。過了一會兒,救他們的人等不了,要再去救別的人了,媽才流著淚痛苦的說,救弟弟。最后弟弟斷了胳膊,被救了出來。大家以為姐姐死了,把她放在了她爸爸旁邊。后來被雨水淋醒了,一個解放軍看到了,收養(yǎng)了她,把她撫養(yǎng)成人。長大后,姐姐記恨媽,不愿看望自己的媽媽。
后來汶川大地震,在國外的姐姐看到了,著急想為災(zāi)區(qū)的人們做點什么,因為學過醫(yī)學馬上回國加入了救援醫(yī)療隊。在親眼看到災(zāi)區(qū)的一個媽媽鋸掉自己女兒腿的艱難決擇過程后,對自己的母親當年的選擇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正巧在吃晚餐時,和他弟弟重逢了。就跟他回家,第一次看望自己的母親,為自己的自私,向母親懺悔。
爸爸媽媽為了孩子,可以不顧自己的生命,是多么的感人淚下!那些自愿者、解放軍對災(zāi)區(qū)人民的無私幫助好偉大呀。
唐山大地震小學三年級觀后感(精選篇3)
這部電影為什么感覺不好看呢?我覺得是故事性的不足,整部電影敘事不夠豐滿,走的是流線型描述,缺少細節(jié),尤其是最后汶川地震的場景的出現(xiàn),總感覺有點畫蛇添足,對于故事情節(jié)的轉(zhuǎn)變有點牽強。
演的最好的徐帆算上一個吧,印象最深的還是陳道明,可以看出他入戲很深,好幾場他落淚的戲都特別感人。本來很喜歡張靜初,這部影片她演得卻一般,瘦瘦的,從十幾歲一直到四十歲的二十幾年的跨度,我也沒看出有什么變化。
能參加這部大戲是張靜初的幸運,但是和徐帆搭戲又是她的不幸,在最后母子相認這場重頭煽情的這場戲中,鏡頭完全對準了徐帆,不可否認,徐帆演繹地確實不錯,最后跪下說"對不起",母親的壓抑了三十二年的內(nèi)疚之情,親人相見的綿綿之感,感人至深,但是對于張靜初飾演的方登,也是在與家人失散三十二年,懷恨母親三十二年后的首次相見,用她的話說"不是記不起來,而是忘不了",三十二年了,心中的感情一直壓抑著,這樣的見面的戲?qū)τ谒齺碚f,也是至關(guān)重要。然而導(dǎo)演留給她的,卻只是一個個后腦勺。誰讓人家是夫妻檔呢?
對于影片我還覺得有些地方不可理解。比如,陳道明夫婦收養(yǎng)了方登,對于方登也是給予了很多的關(guān)愛,但是在方登長大后,很多場景,他們都是主動提出讓方登去唐山尋找親人,作為養(yǎng)父母,對于收養(yǎng)孩子的親生父母這個話題應(yīng)該是很避諱的,他們怎么總是提起呢?即便是在養(yǎng)母去世的時候,竟然留給方登一個存折,讓她用來去尋找自己的親人,還總是說親人永遠是親人,好像他們知道方登的母親弟弟真的還活著一樣。在他們收養(yǎng)方登的時候,不是都告訴他們了,方登是一個沒有人來認領(lǐng)的孤兒嗎?而且在方登懷孕消失了幾年后,回到家,陳道明見面后沒幾句,又提到尋找親人。
道明夫婦把方登撫養(yǎng)成人,方登對他們卻沒有很深的感情。影片中只能看出陳道明對于這個女兒疼愛,對于妻子的深沉的愛,其他的,則沒看出什么。
唐山大地震小學三年級觀后感(精選篇4)
今日我和爸爸、媽媽、姥姥、姥爺一齊去看。
這部電影很感人、很煽情。講的是唐山大地震時,方大強為救孩子被砸死在樓里,兩個孩子都被壓在同一塊石板下,身為媽媽的元妮只能選擇一個,最終他選擇了兒子。身為姐姐的方登被一個解放軍收養(yǎng)了。兩人成年后事業(yè)都很成功,最終在汶川的抗震救災(zāi)中姐弟倆相遇了,方登也原諒了媽媽。
看完唐山大地震后,我總覺得講的并不是地震,而是人與人之間的血脈親情。母親元妮救了兒子,卻一向在斥責自我拋棄了女兒,她愛自我的女兒,方登也同樣愛母親。
但愛得越深恨得也就越深,當方登在石板下聽到自我深愛著的母親說出:“救弟弟。”這句話時,她的眼淚流了出來,精神上的壓力似乎比壓在她身上的石板還要重。所以成年后她才會對自我的養(yǎng)父說:“我不是記不得了,是忘不掉!”她一向都恨她的母親拋棄了她,這道心靈的傷疤一向不能愈合。直到她的母親跪倒在地上的時候,這道心靈的傷疤才愈合了。
她再也不恨她的母親了,還后悔自我為什么不早點來看看母親,讓母親一向以為自我已經(jīng)死了。她的淚流下了,我的淚也流下了。方登不懂自我的母親,也不懂自我的養(yǎng)父。她的養(yǎng)父養(yǎng)母和他的親生母親都一向在為她擔心,她卻在22歲時就生了孩子,還是有點不懂事。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明白了:人有時十分脆弱,有時卻十分堅強。
唐山大地震小學三年級觀后感(精選篇5)
有一種情,叫親情;有一種愛,叫母愛。
一場無情的地震,使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變成了一家兩口,但那位母親還不知自我的女兒被一位解放軍叔叔收留。小女孩心中一向有陰影,因為在她和她弟弟之間,她的母親選擇了弟弟女孩長大后,在另一次地震中,最終理解了自我的母親。
在小女孩的成長過程中她一向記得三個字,也是讓她徹底絕望的三個字:救弟弟。對于她,這樣的選擇也太不公平了,有什么事,都是她做,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弟弟吃,最終連生的期望都不給她留下。
小女孩獲救后,也許他對自我的生活有怨有恨,不是也許,是必須。然而她的母親也在為失去她而痛苦。對于這位母親,她得到兩條命的喜悅,也掩蓋不了失去一條命的痛苦。當初在選擇時,他曾央求過:兩個都救。這說明,他同樣不想失去女兒。只可是條件不允許罷了。我們也再也沒有理由去責怪那位母親的偏心。
在女兒前去救援時,看到一位母親為了挽救她女兒的生命,竟選擇了鋸掉她女兒的腿,而真正據(jù)掉后,她的母親卻又哭著喊要她女兒的腿。在這位母親選擇后,女兒問:“你不怕你女兒將來恨你?”她說:“恨就恨吧……”
恨就恨吧多么簡便的四個字,卻是經(jīng)過多少思想斗爭后得到的?她為了換回女兒的生命,寧愿讓自我養(yǎng)大的女兒恨自我。
這時,女兒似乎明白了,母親也是被逼無奈才選擇救弟弟,她說出這三個字,經(jīng)過的思想斗爭也不比那位母親少,她應(yīng)當原諒她母親,因為她母親為她已付出了更多的代價。
我最終明白:什么情都會磨滅,但親情不是,什么愛都會黯淡,但母愛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