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觀后感心得1000字
電影描述1976年發生在中國唐山的大地震中,一位母親只能選擇救姐弟之一,母親最終選擇救了弟弟。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唐山大地震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心得1000字(精選篇1)
哭了很多次。影片對于地震的場面,很震撼,贊一個。除此之外,感覺電影拍的沒有想象中那樣好,到后半部分中間的時候,我竟然出戲了,“這個電影有點無趣”的想法冒了出來,即便是有了這樣的想法,影片最后還是哭得稀里嘩啦,但我認為,這是題材的原因,災難題材很容易賺足觀眾的眼淚的,生離死別的親情縱然只一個片段也很容易讓人淚流滿面。
這部電影為什么感覺不好看呢?我覺得是故事性的不足,整部電影敘事不夠豐滿,走的是流線型描述,缺少細節,尤其是最后汶川地震的場景的出現,總感覺有點畫蛇添足,對于故事情節的轉變有點牽強。
演的最好的徐帆算上一個吧,印象最深的還是陳道明,可以看出他入戲很深,好幾場他落淚的戲都特別感人。本來很喜歡張靜初,這部影片她演得卻一般,瘦瘦的,從十幾歲一直到四十歲的二十幾年的跨度,我也沒看出有什么變化。
能參加這部大戲是張靜初的幸運,但是和徐帆搭戲又是她的不幸,在最后母子相認這場重頭煽情的這場戲中,鏡頭完全對準了徐帆,不可否認,徐帆演繹地確實不錯,最后跪下說“對不起”,母親的壓抑了三十二年的內疚之情,親人相見的綿綿之感,感人至深,但是對于張靜初飾演的方登,也是在與家人失散三十二年,懷恨母親三十二年后的首次相見,用她的話說“不是記不起來,而是忘不了”,三十二年了,心中的感情一直壓抑著,這樣的見面的戲對于她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然而導演留給她的,卻只是一個個后腦勺。。誰讓人家是夫妻檔呢?
對于影片我還覺得有些地方不可理解。比如,陳道明夫婦收養了方登,對于方登也是給予了很多的關愛,但是在方登長大后,很多場景,他們都是主動提出讓方登去唐山尋找親人,作為養父母,對于收養孩子的親生父母這個話題應該是很避諱的,他們怎么總是提起呢?即便是在養母去世的時候,竟然留給方登一個存折,讓她用來去尋找自己的親人,還總是說親人永遠是親人,好像他們知道方登的母親弟弟真的還活著一樣。在他們收養方登的時候,不是都告訴他們了,方登是一個沒有人來認領的孤兒嗎?而且在方登懷孕消失了幾年后,回到家,陳道明見面后沒幾句,又提到尋找親人。
道明夫婦把方登撫養成人,方登對他們卻沒有很深的感情。影片中只能看出陳道明對于這個女兒疼愛,對于妻子的深沉的愛,其他的,則沒看出什么。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心得1000字(精選篇2)
關于《唐山大地震》這部影片,我想到的更多的卻是這個社會向前走,向后看的東西。時代是進步的,預測地震的方式也要與時俱進。從前傳媒不發達,預測地震的方式也要根據蜻蜓、癩蛤蟆等動物的反常來猜測可能發生的災難,而現在有了廣播電視的互聯網,當權威專家和地震機構紛紛開始發表某地絕對不會發生大規模災難之類的論斷,某地的群眾就知道了。那個年代,大家的愛情觀比較樸實,一個女人,因為一個男人“拿命對我好”,就可以一輩子為他不再嫁人寧可獨守空房忍受種種生活艱辛。而現在我們已經與時俱進,寧可坐在空馬車的后座上哭泣,也絕不坐在永久車上微笑。有兩個孩子,來一次地震,你只能保一個,萬一運氣不好碰到兩次,就一個也你沒了。所以,為了不至于斷子絕孫,各位朋友還是向韓老師的野百合理論看齊。看到軍隊整齊地列隊,穿過廣場進災區搶險,這時候的軍民魚水情就融洽的很。這讓觀眾感動的淚流滿面的同時,也告訴大家什么是人民子弟兵。什么樣的軍隊能得到人名朋友的擁戴。就是在面對人民的時候永遠不開坦克,不帶武器。
唐山大地震只有7.6級全塌了;汶川地震7.9級,還有不少政府大樓健在。這充分證明了我國建筑質量的長足進步,也說明了造成的破壞大小主要是地震決定的,豆腐渣工程什么的,是絕對不存在的。片中陳道明身為一名兩杠四星的大校,居然要自己坐火車前往看女兒,下火車還沒人接站,只能自己坐三輪車前往,而他的女兒入學時,還只能和販夫走卒的子女一樣背著鋪蓋去報到,這有力的回擊了反華媒體對軍隊貪腐成風的污蔑。上了大學的姐姐被男友拋棄懷孕退學,成了找不找工作顛沛流離,沒上大學的弟弟早早輟學打拼創業成功,放在墓地隨便買,已經開著寶馬,還要換車,還要LV,還要去歐洲游。難怪高考報考率年年降低了。片中,雖然因為云妮的的死心眼而最終未遂但老王接近成功的經歷還是告訴我們,能夠卷起袖子修理各樣看來復雜無比的電氣設備的男人,總會給女人特別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再吃個飯借機傾訴一下自己不幸的婚姻博取同情心。雖說黨章里寫明了黨員不能信仰各種宗教,但老王接近成功的經歷還是告訴我們各大名剎的香火來源,各種大官還是絡繹不絕。在片中張靜初身為一名最了解人體科學的醫學院學生,在驚慌失措中還是要求神拜佛,這充分證明了宗教的力量,不管你是唯物主義者還是馬克思主義干部,在聽到組織要雙規你的風聲時,第一時間選擇的是神,而不是馬老大。老外們結婚最后一句總要說:只要有死亡才能把我們分開。而今我們的心靈已經麻木到只有死亡才能把它觸動一下。20__年的地震讓我們短暫地拋開了升職加薪還放貸,有空想了想原來除了錢和房子,脆弱的生命短暫的人生還可以有別的意義。轉瞬間,玉樹地震,我們的心靈又像打過了疫苗般無動于衷,只剩下敏感的詞一直在那邊鼓吹多難興邦。
《唐山大地震》的成功,有馮小剛這個好導演,也有徐帆這個演技嫻熟的演員,最重要的是有這么一個關于情感的宏大敘述,讓觀眾在老天爺的面前不是抱怨,而是感恩惜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親人”!困難和災難并不可怕,怕的是人心的泯滅和無知。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心得1000字(精選篇3)
今天,在影院觀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終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卻的我的一個心愿。之前聽馮導說票房要達到5億,就覺得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為快,今天我終于如愿以償了。
不得不承認《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電影,無論是從場面,還是劇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還以為是真的。(一定花了不少錢,,這倒是值得一看哦)電影講述的一個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發生時,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臨著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抉擇,當時看到她在廢墟上絕望的哭泣,不停地喊著:“都救,兩個都救。”的時候,我的心似乎也跟著碎了,作為一個母親,每一個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棄不下的東西,俗話說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親,就更應該是這樣的了,最終,她做了一個決定,救弟弟方達(李晨)。但是上天還是眷顧著姐姐方登(張靜初),讓姐姐奇跡般的生還了下來,還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
輾轉間,32年過去了,,正趕上汶川地震,當姐弟倆看到這場地震正在吞噬著人們的生命時,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經歷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決然的趕赴災區,挽救正在水深火熱里的人們。就在這時,姐弟倆終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當初母親的苦心,終于原諒了母親,最終,一家人終于團圓……
正像海報上寫的一樣“23秒,32年”,是啊,僅僅因為那23秒所產生的巨變,確需要用32年的時間來撫平人心里的創傷。不過,最后,母女重逢又給人心里帶來了莫大的安慰,同時,我也終于覺得——活著真好,這時徐帆在看完電影時說的,雖然只有短短的4個字,卻讓我難忘。32年的雨雪風霜終于換得了母女重逢,如果,當初他們沒有活下來,也許就不會有重逢的一天。災難,是不能打垮人們的,它只會讓人們變得更堅強,更加的有勇氣去面對以后的生活!
雖然災難無情,但是我相信人間有愛,有愛的世界一定不會空虛。劇中還有一點也是值得贊嘆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親情。劇里方達對女友說了一句話:“我媽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來,第二次是我在三歲時的了肺炎,大夫說沒救了,可是我媽堅持讓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聽了這話,我忽然覺得心頭一陣酸澀,親情,這是一個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親情才永遠不會背叛你,才是你心靈永遠的港灣,親情如一棵大樹,永遠為你遮風擋雨,親情是一座港灣,永遠為你心靈的小船開放,親情是一個溫暖的家,永遠歡迎你回來。
最后,讓我們珍愛生命,接納親情,為了親人好好的活著,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為,活著真好!
謹此影評像所有《唐山大地震》的主創致敬。
也希望大家可以幸福!最后祝大家:
真愛生命,好好活著。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心得1000字(精選篇4)
今天閑來無事,與朋友一起去看了唐山大地震。之前看了很多宣傳,但看網友給它的打分并不理想。今日一睹,才真正品嘗到其中的滋味。酸中帶甜,苦中又有著微妙的快樂。
它就是一個催淚彈,從一開始,它來的就是那么強烈,那么震動人心。生與死的抉擇,猶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豈能一個痛字了得。整個地震的描述,縮小到了一個家庭,這樣更能讓關觀眾體會到個中滋味。一個渺小的家庭,卻演繹著人生情感的百態。丈夫在危機關頭的冒死,母親對骨肉的割舍,對丈夫的感恩和忠貞,女兒對母親的不理解和怨恨,解放軍人的博愛無私這種種微妙微翹的動人心弦的描述,給現在疲于生活奔波的都市人的情感提供了一個休憩的港口。
在這個情感逐漸缺失的時代——愛情就像快速消費品,親情猶如寫了據條的支票,友情也變成了向上攀登中的一塊墊腳石——突入其來的真情的呼喚,猶如沉睡已久的心靈忽然間業已發生了八級地震。
當心靈開始酸痛的時候才明白,原來整天圍著我們身邊的已經平淡的不能在平淡的感情是那么的彌足珍貴!
我很欣賞那句臺詞:"沒了,才知道什么是沒了"。這句讓女主人翁愧疚一生的話,似乎也在告訴我們她真正的含義。是啊,沒有人想自己去親自實踐這話的真正含義。因為當你真正體會到的時候,已經失去了她,而只能生活在暗無天日的過去里。好好的珍惜現在才是珍貴的。
逝者已矣!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也不能預知未來,唯有好好的珍惜現在。這也是這部影片的意義所在。如果我們看過后只是流幾行淚水,摸一把鼻涕,然后,哀嘆一生:悲矣!將恐怕是對這部影片的糟蹋。
從這里,我更加體會到哈佛校長drew gilpin faust的那句話:在醒著的時間里,追求你認為最有意義的。生命短暫而又脆弱,我們又豈忍心虛度年華啊。看到這里,請不要忘記,回到家給妻子一個溫馨的吻,給孩子一個親切的擁抱,給父母一句溫暖的問候,給朋友一個真誠的祝福!
讓每一天都綻放光彩!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心得1000字(精選篇5)
昨天是歷史,明天是謎語,而今天是禮物。
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應該珍惜,曾經有句話這樣說:“當我哭泣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在抱怨上天對自己不公平,那么我們的人生就沒有什么意義可言了。
生命是神圣尊貴的,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比生命更可貴了,《唐山大地震》已經放映完畢,但是轟隆巨響依然在我的耳邊環繞。我仿佛來到了34年前的唐山,昔日的摩天大樓和宏偉建筑在一瞬間成了一片廢墟。痛哭聲、呻吟聲遍布在這片廢墟中,那種場面讓我有一種撕心裂肺的感覺。在不經意中,眼淚已經打濕我的衣角,涌入我的心里,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默默地為逝者祈禱吧!我們只有好好活著才是對逝者最大的告慰。
《唐山大地震》震撼了我,也觸動了我,讓我對生命有了新的認識。我們不能拋棄回憶,可是我們也不能做回憶的奴隸。人生在世,誰都難免遭受一些意外的打擊,當事情已經發生并且無法挽回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學會遺忘,改變心情,不要沉浸在沒完沒了的痛苦中。珍藏起我們走過的路上的種種喜怒哀愁、酸甜苦辣,然后把更廣闊的心靈空間留給現在,留給此時此刻。
既然我們能幸福地生活在世界上,就應該知足。只要我們能平平安安地過一輩子,這應該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在這寶貴的生命中,我們應該盡自己最大的能力,不要求最好,只要求更好。為國家、為社會、為自己多做些有意義的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不是綿延到永遠的,它有起點有終點,正值青春年少的我們更應該認真地對待生命,珍惜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唐山大地震中遇難的人們,你們安息吧!昔日的廢墟已經被華麗輝煌的城市所代替,那些幸免于難的唐山人民,你們很堅強,我希望你們能化悲痛為動力,好好珍惜我們身邊的每個人,珍惜我們擁有的一切。
我們無法改變命運,也無法改變現實,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失去親人和朋友對每個人的心靈無疑是致命的打擊,但是這是不可更改的,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其實人生的苦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沉浸于挫折的陰影中而不能走出來。人的一生就應該這樣度過:“生如夏花般燦爛,死如秋葉般靜美。”
我們的生命是短暫而美麗的,好好珍惜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吧!讓我們一起努力奮斗吧!